腾势N9对标问界M9,价格低一万配置升一个等级,展现出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说实话啊,现在汽车市场,尤其高端,拼的其实不光是品牌差异,更多还是技术和配置的比拼。你知道的,比亚迪这个产业链几乎垂直整合到极致,从电池到芯片,基本都自己研制,成本控制那叫一个牛逼。相比之下,问界即便依托华为的技术,也在核心零部件的掌控上不如比亚迪那么碉堡。这点差别其实挺关键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腾势N9(起步价45.98万)和问界M9(起步价46.98万),两者差了整整一万块。但低一万就意味着啥?意味着在配置上,腾势N9明显有升级空间。这几年我干这行,最大的感受就是售价差不多,配置一旦超越对方,好比打了一针心理优势针,潜移默化让消费者觉得值。尤其是高端市场,细节才是王道。
比如动力和底盘,腾势N9明显更有料。它的增程纯电版本都配备空气悬架,那叫一个科技感,CDC(主动阻尼控制)全系标配,让车子在高速拐弯或坡道上像舞台上的芭蕾舞者一样平顺。而M9的空气悬架只能是选择性配置,没有云辇-X或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系统能实现主动预判、主动调节,这让我想到个比喻:它就像车身带了个大脑。比起M9有的被动空气悬架,这套主动调节的系统平顺性几乎可以媲美魔毯,别觉得夸张。
空间方面我还真观察过,腾势N9主打6座布局,二排还是真·零重力座椅,配置上还标配通风、加热、按摩,啊这体验,真不比一些别的豪华SUV差。MPV的空间感在我这里,尤其是第三排,堪比拓展到极致的家庭用车。家庭用户会喜欢,尤其是带娃出行这点,宽敞且舒适。
我问了个同行:像你们店里,客户最在意的配置是啥?他答:空间、智能和动力。所以我觉得腾势N9在这一点上,已经是全套了。啊,又有朋友提醒我:但问界的零重力座椅好像只给了单排?嗯,是的,这是个亮点,但不是全部。腾势N9如果在全车座椅都能做到舒适,通风按摩什么的,家庭用户的心就能豁然开朗。第三排空间做得更好的话,差异会更明显。
智能座舱方面嘛,鸿蒙座舱真的是个天花板。三联屏,大尺寸AR Hybrid HUD,和50英寸的HUD交相辉映,视觉体验不用多说了。搭配高通最新8295芯片,流畅度和反应速度都炸裂。你知道的,鸿蒙生态能算个护城河,但我觉得腾势N9硬件的堆料也是下了血本,融合UI设计,差异化就源于视觉冲击。可能有人会觉得,怎么比?我自我更正一下:也许是我对硬件堆料的偏爱吧,但全景视野的体验还真是应有尽有。
智能驾驶部分,差别就大了。问界M9支持华为ADS 2.0,算是行业内的天花板。腾势N9也不是没努力,支持高阶智驾,但到底能不能打到旗鼓相当的水平,还得看推出后的表现。毕竟,一个是天神之眼,一个是未来已来。我一直在想,要是不腾势N9能在智驾上实现赶超,价格优势一出来就真心足够吸引人。反之,就只能靠配置堆料弥补。
电机和能耗方面嘛,这也是比拼的重点。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强得一批,续航、安全都可以硬刚。我猜测,N9在能耗方面会更好一些,毕竟比亚迪一直强调其低亏电优势——这点心里估算,百公里油耗可能和M9差个几毫升,反正就是希望能更省油。实际的差别,我感觉在硬指标上还挺悬,但比亚迪的技术成熟度一直被认可,亏电油耗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
车身设计方面,腾势N9保持了比亚迪一贯的硬朗风格。5258/2030/1830的尺寸,轴距3125,既规整又显大气。高哑光和高光泽涂装交错,把阳光投射进去时,车身光影有点像艺术品——细节上我在相册里瞟到过。那些两块双色车身的处理,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紫瑢金蓝辰银一类颜色,显得更有质感。
我还注意到中控,13.2英寸仪表搭配17.3英寸大屏,再加13.2副驾屏,三屏联动支持50英寸AR-HUD,信息交互特别顺畅。UI/UI设计这块,确实比某些老牌车型要用心。配备支持六音区语音识别,5G互联,界面上看着还挺旗舰的。
这让我想起一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照片,是个修理工说:这个车电子系统复杂,别搞得太多,出事就得找我。哈哈,虽然话不算错,但也说明,科技再高级也要耐得住磨合。我总觉得,这东西就跟手机一样,哪天软件出了点问题,用户很琢磨不透——高端就是高端,也要靠稳定。
腾势N9还能不能一直保持这个配置吊打对手?我猜,还得看后续的市场反应和比亚迪的调价策略。毕竟,价格差个一两千,配置就会差很多。可是真香的感觉在这个价位确实挺明显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会觉得,未来像这样的配置升级+价格优惠的车型,能否真正打开高端电动车市场?毕竟,用户除了钱,还看体验。
一百公里的能耗差异能省下多少钱?我没细算过,但心里大概估算:假设能降低0.2升油耗,按每升油7元算,每百公里少花1.4元。挺小的一笔,但长远看,能累积不少。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会不会有人在价格和配置之间做出差异化选择?毕竟,买车不就是看哪款车带给我更好的体验嘛。
这种车型的竞争啊,某种意义上真的挺像拼桌面的游戏——谁的配置高,谁的差异大,谁就能吸引那些懂行的人。这也是我一直觉得腾势N9应该坚持的:用硬实力说话。然后,看市场怎么反应。
突然想到:比亚迪在整车制造上,做到一定高端竟然没有太多虚的虚头巴脑。下一步,会不会在丰富配置上走得更远?毕竟,到底谁能在这个档次领跑,还真不好说,反正我每天在工厂这边看生产线,都觉得比亚迪的底气挺足。
写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场价格+配置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汽车界的初赛还得继续看,谁能真正走到最后。
【你觉得,未来高端车会不会还真是价格差一万,配置升一个这种套路?】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