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小米雷军凭何创中国汽车史销售神话

走下神坛的小米雷军凭何创中国汽车史销售神话-有驾

一位有二十余年汽车营销经验老兵对小米汽车销售神话的三赞和三问

文/何望海

这篇文章,主要逻辑来自于“流量营销三点哥”,他是一位有二十余年汽车营销经验的老兵。喝茶的时候,我们讨论了一个话题:走下神坛的小米雷军凭何能创下中国汽车史销售神话?

上半年的小米,舆论口碑可谓起起伏伏。二月底,由小米股价短期冲高驱动,雷军短暂登顶中国首富而封神;三月底,雷军在武大樱花树下当男模成新偶像全民刷屏;接着便是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碳纤维前舱盖虚假宣传“双风动导流槽”、Ultra限速争议的舆情三连击——雷军也由此走下了神坛。

一般的品牌企业经历这样的三连击,可能直接就凉凉了,比如最新传出深圳罗马仕都要倒闭了,但为什么小米YU 7仍能创造开售1小时大定逼近29万台、18小时后锁单24万台的中国汽车行业销售神话?

“流量营销三点哥”说了以下三点逻辑:

第一,小米品牌如竹韧性强:舆情未伤及根本

上半年三连击的舆情,对小米的品牌信任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伤害(没有伤到核心),如果是实质性的伤害,小米的YU7卖不了这么多。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伤害是因为没有对小米价值观的摧毁。小米的韧性还是很强的,而公司的组织能力也比一般品牌高出一大截。

其中的商业启示是:舆情摧毁的是表层信任,价值观根基才是护城河。本文不再深入展开分析。

走下神坛的小米雷军凭何创中国汽车史销售神话-有驾

第二,产品情绪价值如刃:撕开市场的隐形利刃

在小米汽车出来之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大概分为三类:科技标杆(以特斯拉和华为为代表)、性价比屠夫(以比亚迪为代表)、others。小米汽车出来之后,三类就变为了两类:小米和others

小米的特点跟前面几类都很不一样,它找到了独特的位置:情绪价值。与特斯拉、鸿蒙智行系列、比亚迪等这些领先同行主打科技和性价比配置的品牌识别所不同,小米YU7以极富张力的产品力细节为消费者带来强烈的情绪价值,比如,“99.85%最大遮光率、99.9%紫外线隔绝、99.9%红外线隔绝,防晒指数相当于SPF100+和PA++++”——小米汽车之前,谁见过哪款汽车会把防晒作为营销卖点的吗?

在悦己消费时代以“强烈的人感”成就了自己的品牌标签,正是小米汽车这一鲜明的品牌识别,成为其抗击打并深得消费者认可的关键。

第三、雷军IP如钉:破壁者的终极武器

你原来造手机的,现在来造汽车,凭什么让消费者能打破这种认知栅栏?这个打破消费者认知栅栏的超强钉子就是雷军这个IP。

劳模底色之上,雷军创业小米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建立的人设太强太鲜明了,强到足以打破消费者的认知,让大家都相信他能给大家带来好产品,让用户相信“雷军不会让米粉吃亏”,形成类宗教式信任

走下神坛的小米雷军凭何创中国汽车史销售神话-有驾

正如董宇辉用知识情怀打破直播认知栅栏。董宇辉长得不够帅,个性也比较强,但是他的才华征服了很大一部分人,大部分人对他都是怀有好感的——这类IP强到可以打破认知障碍,你卖什么别人都相信你。

当然,小米汽车的销售神话下,也应该有三个冷思考:

第一,销量神话的AB面。据媒体报道,黄牛与渠道商占锁单量30%-40%的灰色操作,揭示了“定金”机制正被异化为金融杠杆——经销商以50万元撬动100台配额,将库存压力全数转嫁车企。这种轻资产模式虽颠覆传统4S店压货逻辑,却埋下交付暴雷的引信:若57-60周交付周期引发退单潮,二手市场踩踏或将反噬品牌信誉

走下神坛的小米雷军凭何创中国汽车史销售神话-有驾

第二,行业竞争的失焦。当蔚来、阿维塔全额抵扣车价,极氪赠送积分等“截胡”策略蔓延,折射出新势力陷入“内卷式防御”。更深的危机在于智能化进程的停滞:YU7发布会仅用5分钟带过智驾,而特斯拉已在北美实现30分钟无人交付。当车企沉迷于配置参数战,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面临“电动化领先,智能化掉队”的战略断层。

第三,魔术师的枷锁。雷军用“卖期待”取代“卖车”的商业模式,本质是对用户信任的极限透支。当24万锁单中52.4%为苹果用户,他们购买的不仅是车,更是对小米生态的长期期权。若产能卡在宁德时代每月1.5万组电池的瓶颈,或品控跟不上交付速度,这场魔术终将露出底牌。

小米的当务之急,是将资本市场的掌声转化为踏实的履责——交付一辆车比预售十万订单更接近商业本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