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户在选购时,往往会纠结于电池的容量和价格。市面上的电池型号五花八门,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看着都长得差不多,实际差距却大得惊人。有不少商家会打出“续航100公里”的诱人广告,但我们都不是活在实验室里,理论值和实际使用是两回事,现实才是照妖镜。只买便宜不看性能,就像奔赴100公里骑行大业,结果发现自己背着“小马拉大车”的配置,走到一半只让人想流泪。今天咱就聊聊,什么样的电池才是最合适的电动车伴侣。
先从“续航”这个关键点说起。72V20AH电池的总储电量是1.44度电,而72V38AH电池则飙到2.73度电,直接翻倍。这意味着价格高一些的38AH电池能扛得住更持久的骑行战场。以1200W电机为例,时速跑到55公里,20AH电池续航大约66公里,38AH电池直接拉到125公里。问题是,理论值很美好,但现实总会给你惊喜或者惊吓。平原地区实测下来,20AH电池撑死跑62公里,而38AH电池则稳定地冲到130公里以上。这差距不是一点点,甚至在冬天低温下,20AH电池缩水到只有55公里,38AH还能保持90公里,简直不止“高下立判”,属实是“一天一地”。
如果你是日常通勤几十公里的用户,用20AH电池可能意味着每天都在充电。就像天天给手机充电一样,这日子久了能愁出头秃;而38AH电池能保证稳定续航,一个礼拜充个两三次也就差不多。电池容量选不对,不只是骑行体验的锅,安全隐患也不会客气。20AH电池就像一个被迫加班的小员工,明明只能跑10AH的马拉力,却要被1200W的电机拉到最大16.6AH的负荷,每天都在“高热状态”,内部老化速度快得让人想哭。这也是为什么20AH电池一般只能用一年不到,而38AH电池却稳得能陪跑三四年。
别觉得两个电池外表长得相似,就忽略它们的真正差别。细心观察电池侧面标识,你会发现20AH电池多半标有“DZF”的字样,专门为那些弱鸡的800W电机设计;而38AH电池标上的“EVF”则彰显贵族气质,这是为1000W以上的强劲电机量身定制。从体型上,它们也是两种画风,20AH电池组重个三十多公斤,长度48厘米,但38AH直接打到重量63公斤,长度62厘米,一些中大型车型才能装得下。那些紧凑型车型像极了租房时的单间,不容许大电池进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盲目追求大容量,把车子压成负重超标的状态,那真的会给你的骑行路埋下麻烦。
很多人说,我就图省钱。那省出来的真金白银到底值不值呢?精打细算的老手告诉我们,20AH电池虽然单价才800元,看着比38AH电池便宜了一半多,但使用寿命短,还得频繁更换,总费用算下来一点不节约。38AH电池一口价1550元,虽然贵,但质保期长,一用就是两年甚至三年,日均成本到头来比你攒着买小容量电池还划算。重点在于,一分钱一分货不是广告词,在电池行业更像铁律。
当然,如果你的骑行需求只是每天十公里上下,那20AH电池也能勉强应付,不至于让你欲哭无泪。但如果每天通勤30公里,可千万别省这点钱,直接买32AH以上的大容量电池,骑得安稳还能少操心。更何况未来电池技术就要变天了,比亚迪都推两轮电动车专用磷酸铁锂电池了,说啥能量密度是铅酸电池的三倍,还支持快充科技。届时你想省钱又方便,说不准还真可能实现。
骑电动车大家都图一个飞速便捷,可电池选不对,折腾自己的事儿也不少。与其天天堵在路上看手机电量进度条跑不完,不如早早选对电池,省了换电池的钱,更省了自己的心。有时候,贵的东西未必坑,便宜的东西也未见得捡了便宜,你说是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