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T11,这名字听着就带劲,最近因为一个“可拆卸后纵梁”的设计火了。
这设计乍一听,感觉有点意思,细琢磨,背后门道还真不少。
别的厂家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在维修上多赚一笔,它倒好,反其道而行,直接把降低维修成本摆在了明面上。
说实话,汽车这玩意儿,安全是第一位的,这谁都懂。
但安全和后期维护成本,这俩往往是跷跷板的两端。
要强度,可能就要牺牲点维修的便利性;要维修方便,强度上可能就得打点折扣。
风云T11这个设计,有点想打破这种固有印象的意思。
后纵梁,这东西在车身结构里,算是个关键部位。
它主要作用是承受来自后方的撞击力,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一般来说,后纵梁都是焊接在车身上的,一旦发生事故,伤到后纵梁,那维修起来可就费劲了,钣金、切割、焊接,一套流程下来,时间和金钱都不少。
风云T11这个可拆卸后纵梁,是怎么个搞法呢?
简单来说,就是把后纵梁用螺丝固定在车身上,而不是焊接。
这样一来,如果发生事故,后纵梁受损,直接把螺丝拧开,换一根新的就行了,省时省力,也省钱。
当然,肯定有人会问,用螺丝固定,强度靠谱吗?
这可是个大问题。
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奇瑞这边给出的说法是,他们用的是高强度螺栓,而且在结构设计上也做了优化,既保证了强度,又实现了可拆卸。
说到这儿,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汽车碰撞测试的视频,那场面,真是触目惊心。
一辆车以高速撞向墙壁,车头瞬间变形,安全气囊弹出。
虽然测试车辆最终保护了车内假人的安全,但看着那变形的车身,心里还是有点发毛。
汽车安全,这绝对是个良心活。
有些东西,消费者是看不见的,比如车身结构、用料、焊接工艺等等。
这些地方,厂家要是偷工减料,消费者根本无从知晓。
但一旦发生事故,这些细节就会决定生死。
奇瑞这次把后纵梁设计成可拆卸的,并且大方地展示出来,这确实需要点魄力。
毕竟,这意味着他们要在前期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
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毕竟,口碑才是最好的营销。
现在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各家车企都在绞尽脑汁地吸引消费者。
有的靠颜值,有的靠配置,有的靠价格。
但归根结底,汽车还是要回归到安全和品质上来。
毕竟,谁也不想买一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车。
风云T11这个可拆卸后纵梁的设计,能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但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汽车设计,是不是可以更加人性化一点,更加注重用户的后期使用成本?
这个设计,会不会成为未来汽车设计的一个趋势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