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整整21年,这回尹同跃总算是把自己多年的梦想给实现了,奇瑞IPO终于成了。说句心里话,这个过程真不是一般人能撑下来的。有人说创业难,其实坚持更难,尤其是在中国的汽车圈,这一行里,能“熬成”龙头的,没几个家伙是真容易的。
你们想想,奇瑞为了上市足足跑了21年,4次冲击,妥妥的资本长跑。2004年第一次冲击,后来各种原因都没能成,每次到最后关头不是内外部环境,就是自己准备不足,总之种种波折,比电视剧曲折。可尹总还就是没气馁,从一头青丝熬成白发,这坚韧劲儿属实让人佩服。
我一直觉得中国做实业的企业家,最稀缺的可不是“聪明”,而是“能熬”,敢坚持。为啥?21年,换谁都能磨没了,尤其在中国车市浮浮沉沉的节点上,能靠着自己不放手,不倒下,那才是企业家精神的最佳体现。你看尹总这个人,既低调,又实在,总喜欢自己少站镜头前,把精力都用在“怎么把企业做大做强”上,这种人,中国汽车产业真的不多见。
再说说为啥这回奇瑞IPO能成。这两年奇瑞是真的找着了门路。你看市场上,有些车企一直靠营销炒话题,短期看着动静大,粉丝多,但产品一出事、管理一松懈,企业就开始走下坡路。反观奇瑞,实际上关注点始终放在“内部改革”与“产品线持续发力”上。21年以来,公司搞了深层次内部调整,组织架构、激励体系包括研发端都搞了一遍大升级。不是嘴上说改革,人家是真的“下猛药”,敢自我革命。
而且,最重要的是营收持续走高,销量也是节节攀升。招股书一摆,那数据扎实得很。2022、2023、2024这三年,营收从九百多亿飙到两千多亿,年增七十多个点,这不是一般企业能有的爆发。利润也是一样,从几十亿涨到一百四十多亿。2025年一季度更夸张,收入就近七百亿,利润也是吓人,增长速度翻番。最直观一点,奇瑞去年销量全球两百多万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里,人家就排老二,放到全球——世界第十一。
大家看这些数字,可别光看表面。一个产业在发展,并不是只看一时爆点。而是企业能不能持续性增长,能不能熬过一个又一个周期。当下中国汽车竞争激烈到什么地步,新能源、智能汽车、海外出口……每年新对手层出不穷,可真正能把品牌、规模、技术、国际市场同时搞起来的,奇瑞可以说独树一帜。
奇瑞有啥底气?我想,除了业务扩展得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海战略”彻底成型了。去年奇瑞还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名,光海外经销网点就近三千家,真不是闹着玩。有人总说打不进欧美高端市场,可别忘了全球市场不只是欧美,南美、东欧、中东、东南亚每个地方都能成为产能消化的出口地。奇瑞的国际化,不是嘴上说说人家是实操,布局广、根基稳。
当然,这次港交所顺利上市也离不开地方的全力支持。安徽把奇瑞上市直接写进了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清单,还专门成立了团队负责推动上市,效率是真快。这也是地方与企业“政企合力”的活教材。因为大家知道,自主品牌里能冲到国际大舞台的企业不多,地方政府得捧着,得护着,也得促成企业圆梦。
那么上市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些网友总在说“国企上市圈钱”,其实很简单,对于奇瑞这种体量的头部企业,资本市场的支持就是它“二次起飞”的弹药。你想,产品研发、新能源转型尤其是海外工厂/渠道扩建、智能化投入、用户服务体系升级,这都需要真金白银支撑。现在车市的比拼已经不只是造车这么简单了,背后拼的其实是资金实力、高效管理和创新能力。
上市一通操作,奇瑞不但能强化自身财务结构,还可以把负债率降下来、现金流改善,这样遇到外部经济下行、行业大调整的时候,企业底气就更足了。另外,国际投资者要求高标准,不断督促企业治理结构进化,这种外界“倒逼”其实对大企业特别有益。
不少人关心奇瑞的新能源规划。这几年新能源车热度直线上升,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压力巨大,传统车企转型更是道阻且长。奇瑞提出要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上车,2027年实现批量上市,新能源续航目标直接冲一千五百公里。难吗?当然难,可你要是不设这个目标,连追赶比亚迪、特斯拉的勇气都没了。奇瑞现在发动全集团搞科研,研发经费用在刀刃上,这才是真正的“产业攀登者”。
再结合中国汽车国际竞争新格局你会发现,奇瑞是一家很懂“长期主义”的公司。企业不是靠一年、两年的爆发决定胜负,而是看谁能二十年、三十年持续向上。奇瑞经历了市场洗牌,也扛住了各种经济浪潮冲刷。对比国内外很多“昙花一现”的品牌,奇瑞的胜在底层扎实。
当然了,所有的荣誉都离不开团队和企业家核心人物的坚守。21年,这样坚持,不容易。尹同跃本人低调务实,团队也执行力很强,这是奇瑞的定海神针。别看有的企业天天营销玩热点、搞梗流量,最后真正成大事的,还得靠默默打磨产品力、耐住寂寞的发展者。
上市是结束吗?不是,是新起点。未来奇瑞会进入全新阶段。港交所成功IPO带来的是更广阔资本视野,还有全球化的资源对接平台,这才是中国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必经之路。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就是需要更多像奇瑞这样的企业不断突破、不断进化,从中国市场冲向全世界。奇瑞能做到今天,能在自主品牌大潮当中杀出血路,从来都不是偶然。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看奇瑞21年长路,能走到今天,既有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在背后推,也有企业自身对技术、市场、质量的极致追求。但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企业能走多远,靠的是一代代踏实干事,有信仰、有韧劲、不怕输的企业家和团队。
从2004年第一次上市未果,到今天完整实现IPO,奇瑞就是中国车企精神的缩影。现在环顾行业,有些企业活在短期利益中,总想着“挣快钱”,反正快销品多赚点,营销一波就走人。但奇瑞始终把眼光盯在“可持续发展”上,用时间换空间,用创新和服务笃定长远。我觉得,奇瑞这样踏实肯干、持续创新的企业,才真正代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希望。
未来路上,奇瑞还会有很多坎坷,新能源压力大,智能化短板有待补强,国际市场挑战多。但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奇瑞知道怎么取舍、怎么稳健发展。港交所的钟声已经敲响,奇瑞的第三次腾飞,指日可待,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