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刷到一条消息称“公交车有站难停”。威记仔细一看,竟然是BRV快速公交车站。再仔细分析。由于它靠近路口,同时在商圈边上,很多车占用BRT快速车道右转或者停靠,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图片来源@今日宁夏V】
看到这条消息,不禁觉得有些唏嘘。其实,从BRT快速公交系统拐进怀远路,设置在道路两旁,而是不道路中间开始,它就已经注定要沦为平庸,风光不再了!
因为,它最大的优势“快”和“专”被削掉了,那跟普通公交车有什么区别?
说起来,在2011年左右,BRT快速公交系统(为什么要加上几个字母,这个不是很明白)落户银川之初,它可谓风光无限,从银川老城的新南门车站(迎宾广场)到西夏区火车站(广场),也就一个小时左右。
“快”、“专”、、“高车次”、“间隔时间短”、“方便”、“高大时尚”等特质的展现,让其一下子俘获了很多有需求人们的心。也成
当很多人(其实是威记)在看到快速公交系统发展蓝图,期待快速公交2号线、3号线......N号线都快点出现,形成覆盖全银川的快速公交系统的时候,没想到,都运行了十多年了,还依旧是1号线。
不仅于此,有关“撤销快速公交系统”的声音时不时响起,大有越来越高的态势。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快了一车人,堵了一城人。”其实,这明显就是有车一族鼓噪出来的。
【图片来源@今日宁夏V】
因为这些年银川的机动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差不多达到了每两个人拥有一辆车的地步(根据去年的数据,银川大约290万人,车辆却有150万辆)。那么多车行驶在路上,对于有专道,还是两条的快速公交,能不羡慕嫉妒恨吗?
最为可惜的是,快速公交没有顶住压力,没继续发展线路也就算了,在运营上还做出了让步,最大的让步就是把站台设置到道路两旁,跟其它线路的普通公交车共用站台。
并且,在快速公交站台里换乘,也没有了“换乘免费”的优惠,而是上车再刷一次卡,这也注定了它的“名存实亡”。
所以,出现视频报道的情况也就“理所当然”,不是什么意外了。
快速公交的困境,折射的是一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抉择。当私家车如潮水般涌入街道,公共出行空间被不断挤压,曾经的“交通革命”逐渐沦为鸡肋。
那些被违停车辆霸占的专用道,恰似BRT系统日渐褪色的光环——它曾许诺的高效与便捷,如今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有趣的是,市民对BRT的态度早已分裂成两个极端:赶时间的上班族仍在站台翘首以盼,手握方向盘的车主却对着空荡的公交专用道骂骂咧咧。
这种撕裂感在晚高峰时尤为明显:当快速公交载着五十名乘客飞驰而过,旁边拥堵的车流中,一百多辆私家车里坐着同样数量的独行者。数字的对比如此讽刺,却又无人愿意退让。
更深的矛盾藏在规划图纸里。当年将BRT站台迁至路侧的决策,表面是缓解交通压力,实则是向汽车文明妥协的象征。就像把猛兽关进笼子供人观赏,失去了野性的BRT,连最后的尊严都成了观光噱头。
而那些被取消的换乘优惠,更像一记打在公交族脸上的耳光——当便利性被层层剥落,谁还会相信这是“快速”系统?
或许BRT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私家车,而是城市治理中摇摆的价值观。在“效率优先”与“公平至上”的天平上,银川的选择注定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如今站台上剥落的漆皮和模糊的线路图,正悄悄讲述着一个未完的故事:当公共交通沦为城市发展的注脚,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对集体生活的想象力。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