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辅助驾驶供应商“上主桌”,技术话语权争夺战打响

谁曾想,曾经默默无闻的汽车供应链企业,如今竟能在上海车展上与整车厂平分秋色?2025年上海车展上,华为、地平线、Momenta等智能驾驶供应商不仅搬进了整车展区,更成为各大车企争相"点名"的座上宾。这场由技术主导的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百年汽车工业的权力格局。

上海车展:辅助驾驶供应商“上主桌”,技术话语权争夺战打响-有驾

当观众步入36万平方米的展馆,最先映入眼帘的并非传统车企的炫酷新车,而是华为、地平线在展馆入口处醒目的广告位。Momenta展台被多家车企代表团团围住,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技术引发专业观众驻足。据统计,整车馆内供应商数量从2021年的7家暴增至2025年的23家,专属供应商展馆更是汇集了400多家企业,创下历史新高。

上海车展:辅助驾驶供应商“上主桌”,技术话语权争夺战打响-有驾

这种角色转变的背后,是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以往主机厂与供应链泾渭分明的关系,如今的供应商正从执行者转变为共同创造者。华为乾崑智驾ADS4系统被岚图、赛力斯等十多家车企争相采用;Momenta打出"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主题,合作伙伴包括上汽奥迪、大众等国际品牌;地平线则直接摆出合作车型提供试乘体验。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甚至公开表示:"人工智能的关键进展正由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推动。"

上海车展:辅助驾驶供应商“上主桌”,技术话语权争夺战打响-有驾

技术话语权的转移带来产业链深度重构。传统链状供应体系被网状生态取代,供应商之间的竞合关系也变得微妙复杂。博世在发布自家辅助驾驶系统的同时,与地平线签约合作;四维图新自研智驾芯片,又与地平线、高通探索舱驾融合。宁德时代从电池延伸到滑板底盘,联发科从手机芯片跨界智能座舱,这些"六边形战士"正在模糊产业边界,推动汽车竞争进入"系统战"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成为本届车展供应商们的一致口号。华为乾崑智驾ADS4强调全维防碰撞系统,联发科将生成式AI用于驾驶员监测,江波龙和地平线则牵头制定中国场景的安全标准。在智驾事故频发的舆论环境下,供应商们不再一味炫技,而是将安全性作为技术落地的首要考量。这种务实态度,恰是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汽车供应链的集体崛起,正在改写全球产业版图。从"隐形冠军"到台前主角,这些企业不仅支撑着国内车企的高端化进程,更成为国际品牌争相合作的对象。当宝马采用华为技术、大众接入小鹏系统时,中国供应链已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这场始于电动化、加速于智能化的产业变革,终将重塑全球汽车工业的竞争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