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堆着金山银山,就是搬不回家,你说气不气人。这话说的,就是咱们的摩托车企业。放眼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市场就在亚洲,占了全世界八成半的销量,可这块最大的蛋糕,我们却没分到多少。
东南亚那些国家,你去看销量榜前五,十个里头有九个挂着本田、铃木、雅马哈的标。人家日系品牌把那儿经营得跟自家后花园似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我们自己的牌子比如豪爵、宗申、隆鑫,在国内虽然风生水起,但在那边声音确实小了点。
被挤出来的总得找个地方吃饭吧?于是,我们的摩托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向了另外两片大陆:拉丁美洲和非洲。一直以来,拉美都是我们最大的买主,那里的兄弟们对中国摩托情有独钟。可就在2025年,情况突然变得微妙起来。
拉美市场还在稳步走,1到9月,增长了接近15%,卖了快500万辆,这成绩挺不错了。可谁也没想到,千里之外的非洲,传来一阵猛烈的轰鸣声。同期出口到非洲的摩托车数量,同比直接拉升了72.8%,一个让人眼皮直跳的数字。去年同期的销量,拉美还领先非洲快180万辆,今年这差距瞬间就缩到了不足60万辆。
这哪是增长,这简直就是一场席卷非洲大陆的摩托车风暴。照这个势头下去,到年底盘点的时候,中国摩托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恐怕就要从拉丁美洲换成非洲了。
很多人可能没概念,非洲市场到底有多大潜力。这么说吧,整个非洲有14亿人,是东南亚人口的两倍还多。但目前,全非洲的摩托车保有量才区区2700万辆。作为对比,只有一个亿人口的越南,满大街跑的摩托车就有6000万辆。这中间的差距,就是一座座尚未开采的金矿。
当日本品牌还在东南亚的花园里修剪枝叶时,中国的摩企已经带着开山斧,在非洲这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砍出了一条路。这不光是卖车,这简直是在塑造一个大陆的出行方式。日系品牌用几十年在亚洲建立的壁垒,我们很难正面攻破,那不如换个赛道,去一个全新的、充满可能性的地方,把那里变成我们的后花园。
当然,欧洲北美那些高端市场我们也没放弃。春风、隆鑫的大排量机车也在努力敲门,但那毕竟是另一个玩法,拼的是品牌文化和顶尖技术,体量也小得多,短期内还不是我们走量的基本盘。
真正的战场,还是在这些穷哥们这里。非洲市场的爆发,与其说是我们战略眼光准,不如说是一种必然。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聪明人总会找到新的出路。未来十年,全球摩托车行业的版图,或许不是在东京或者米兰的会议室里决定,而是在拉各斯尘土飞扬的街道上,被一个个骑着中国摩托飞驰的年轻人重新画就。
至于亚洲市场,想从日系品牌的牙缝里抢食,或许只能等下一次技术革命了。也许,当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打来时,才是我们杀个回马枪的最好时机吧。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