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天气有点怪,前两天还热得跟火炕一样,头顶一片雾霾,到了六月底的成都,展馆门口人潮却是稀稀拉拉——今年成都车展开幕那天,我和刘师傅鬼使神差地早到了十点。这场据说能看遍全国趋势的“四大A级展”,往年场子里西装革履的小姑娘堪比展台销量,今年却有点混着凉气,走廊那头连宾利的氛围香薰味都消散了。
说来也怪,有些豪车品牌今年愣是一个不来了。进去兜了一圈,怎么也没找见过往常装点门面的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劳斯莱斯,全让空着的展位给刷了脸。见怪不怪,师傅一边嗑瓜子一边念叨:“你瞅瞅,这年头谁还凑这热闹?连加价的劲儿都没了,咱那老保时猩仔去年还得托人找关系,不到三个钟头卖出去一台的盛景,今年人影也没留一个。”
吃瓜群友打听,据说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头半年才卖了两万出头,新单子掉了两成多。劳斯莱斯更搔头——近乎持平,不涨不跌,连服务站里修轮圈的技师都憋不住牢骚,一辆车一个月才见一回。玛莎拉蒂老板都发火,不让工厂搞活动,去年在中国也就一千来辆,下滑听说有一半——说下水的速度比得上前几年自由落体。加上组织调人头、少发奖金、经销商转型啥的,谁还专门拿八百来万搭展台当花瓶?车主群里逗趣,讽刺美女销售那句“咱们这是尊贵品牌,客源稀缺”,现在倒像真是稀缺了。
其实,这也不全是他们的错。名头越大,摊子越难撑,新来的营销花样又琐碎。现在营销团队扎堆网上直播,请几个夜市级的网红,也许半小时就能把新产品的声量搞起来。展馆里耗时耗力,展台开销听说最小的都得五百来万,一不小心分分钟砸进去。去年的老张,标致总代,还吐槽,参展不如多给经销商补贴,车都卖不动,搭台等于砸钱挖坑。
有人说起亚、东风标致之类就算花钱参展,热闹也带不起来。大环境下,库存压着,新车定价死高,同行搞降价促销,这些边缘合资只落个“自娱自乐”的苦水。奔腾、风行、创维、远航这些牌子混不起主场,参展动力原本就不太足。销售兄弟顺嘴一提——“现在进场,除非整花活(给市场做更炸裂的新闻),不然谁还有余粮玩‘军备竞赛’?”
去年友人撞上一次冷门配置的修理事,“姐儿们你们可得长点心,”4S技师苦口婆心,“有的展会上摆的大车型车,很多配置根本不量产,后来厂家改主意,连车主都搞懵,上车一查胎压监测还是手动的。”那事闹到维权,前台忙得像热锅蚂蚁。
这届成都,真正气场全开的是比亚迪、小米、鸿蒙智行这些自主和互联网新贵。王朝、海洋、仰望一个没落下,九号馆直接被包了场。奇瑞更带“全家福”来了,星途、捷途、纵横一个不缺。有意思的是新能源展区翻了40%的面积,小米更凑趣,第一次参展就搞了上千平米。有人打趣,“和比亚迪比,隔壁特斯拉展台当回小弟,今年主角换人当了。”
车友群一个段子,说新势力包馆跟四川人整火锅似的——不光讲排场,讲个性。鸿蒙智行那些软件互动,引得小伙子们琢磨怎么不出两年汽车都成“带轮子的手机”,群里有人截图,测试座舱CUE唤醒速度,说比N年前的豪华品牌那会“压根没法比”。四子店师傅顺口提点八卦,有品牌现场全系车型搞OTA升级演示,啥车道保持、智能调温、还自带氛围香氛,插些冷门配置,师傅直乐:“这玩意儿,去年还当高端卖的,现在下探比打折还快。”
一天闲下来,邻居老邹谈到去年展会蹭试驾,冻到脚后跟,“听说宾利VIP区那年弄了‘长江三号’茶歇,今年都没人清场了。”车展似乎成了新秀翻身的战场,老牌子静悄悄,地摊香气飘几里远。
有传言说,部分老品牌这回不光没来,连原来的老展台板材都拉回工厂“退换二手”,节约预算。维修点小工看热闹,“早知变天这样快,牌子大不过流量,弄辆新能源回头还得学电脑,往后在成都卖跑车怕是更难了。”
这届车展还真没个完整结尾。我晚上溜到馆外,遇见以前卖豪车的梅姐,懒洋洋捏着烟说:“明年还参不参,看这些老头家还打不打得起气。”天快黑了,她说准备转行,汽车圈的风啊,说不定哪天就往别处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