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

“现在买大六座SUV,除了理想和问界,还有别的选吗?”

这是电车通编辑在论坛或车友群中看到的高频提问。理想用移动的家精准拿捏了家庭用户的情绪,问界则凭借华为的金字招牌一路高歌。30-40万级别的六座SUV市场,看似已被这两大巨头牢牢锁死。

但随着零跑D19、奇瑞T11、吉利银河M9、深蓝S09等车型的发布,低价六座车型开始集体围剿高端市场。就在这新旧势力交锋的节点上,腾势N8L以31.98万的预售价入市,带着易三方、天神之眼、云辇-A等技术背书,试图以技术豪华撕开市场缺口。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图源:电车通摄制

近日,电车通在广州腾势中心进行了N8L的静态品鉴与动态试驾,并与到店咨询的潜在用户深入交流。这款被腾势寄予厚望的旗舰SUV,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在低价浪潮下,腾势N8L的技术豪华牌,真能在理想、问界的地盘上撕开缺口吗?

静态体验:空间与细节的“有限胜利”

在实际体验腾势N8L后,电车通想从一个真实用户的角度,分享一些客观的使用感受。

先简单过一下腾势N8L的基础参数。

作为腾势品牌设计语言体系下的第二款SUV车型,N8L与N9的内饰基本一样,布局简洁,用料高级,有大面积的软性包裹,还有织绒面料的顶棚。此外,方向盘采用双辐造型,内饰颜色提供三种,分别是云锦米、金山棕和铂檀灰。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97643a3ed7a79bf3ed587ee3cc711612

智能座舱方面,腾势N8L配备了50英寸AR-HUD +13.2寸仪表屏+17.3寸中控屏+13.2寸副驾拓展屏+17.3寸后座舱娱乐屏+流媒体内后视镜,可多屏互联。还有全场景智能语音、手车互联等多种功能。音响方面,全系标配20扬声器帝瓦雷音响。

坐进驾驶座的第一印象是视野开阔,内饰用料扎实。但对于一辆六座SUV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感到舒适。

后排方面,首先注意到的是第三排的进出便利性。为了真实测试空间表现,我特意邀请了一位身高178cm的朋友参与体验。在将第二排调整到正常乘坐位置后,他在第三排获得了还算舒适的腿部空间。这个表现明显优于同级别的某些竞品,虽然距离真正的"宽敞"尚有差距,但确实能让成年人在中短途出行中保持基本舒适。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在实际使用中,第三排座椅的电动调节功能确实提升了便利性,10厘米的前后滑动范围让空间组合更加灵活。不过这个功能在行驶过程中调整时反应会稍显迟缓,建议在停车状态下操作。第三排座椅加热功能在北京的实测中表现稳定,但对于南方用户来说,这个功能的实用性可能有限。

四种空间模式的切换逻辑清晰实用。前排大床模式在午休时确实能提供不错的休息环境,不过铺设床垫的过程稍显繁琐。四人舒享模式在长途旅行中展现出明显优势,可以看出产品团队对家庭用户的需求是有进行过深入思考的。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这种思考还体现在了储物空间的设计上,49处储物空间的布局经过精心规划,车门分层格刚好能放下儿童绘本,中控下方空间足够容纳日常通勤包。51升的隐藏空间适合存放不常用物品,三开冷暖冰箱的温控精准度值得肯定,只是容量更适合存放饮料和小件物品。

动态驾驭:性能与舒适,能否兼得?

静态的舒适固然重要,但一辆车的核心价值,终究需要在动态行驶中体现。

腾势N8L 3.9秒的百公里加速数据很亮眼,但在日常使用中,我更看重的是易三方系统在湿滑路面上的表现,可惜广州最近没怎么下雨,所以没机会体验,但在此前北京的一场中雨中实际测试,系统对打滑车轮的干预确实及时,车身稳定性令人放心。

为了体验云辇-A系统,我们专门找了一段施工路段,在通过破损路面时,底盘系统在处理细碎震动时表现出色,云辇-A系统能够有效过滤路面不平带来的冲击。不过在通过连续起伏路段时,车身还是会出现一些轻微晃动。整体来说,底盘质感符合这个价位的预期,但在某些特定工况下还有优化空间。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IMG_256

值得一提的是,4.58米转弯半径的实际表现超出预期。在标准双向四车道进行掉头测试时,车辆确实能够一把完成。这对车长超过5.2米的大型SUV来说,确实是技术上的突破。

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的表现稳定,自动变道、跟车都比较自然。但在复杂城区路况下,系统还是会频繁提示人工接管。

其次,防晕车系统的效果因人而异。我特意邀请了三位平时容易晕车的朋友体验,其中两位表示有所改善,一位觉得变化不明显,这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

智能座舱的生态整合是个亮点,特别是与智能家居的联动功能很实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部分功能的设置流程还是稍显复杂,需要时间学习。

能耗表现方面,在实际综合路况下,百公里电耗在21-23kWh之间波动。对于这个尺寸的电动SUV来说,属于合理但不突出的表现。考虑到车辆的大小和性能定位,这个能耗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总的来说,腾势N8L在空间设计和基础性能上表现扎实,一些创新功能也确实考虑了家庭用户的实际需求。不过,如同所有新车一样,它也在某些细节上还有优化空间。对于正在考虑六座SUV的消费者来说,建议亲自去试驾体验,毕竟每个人的用车需求都不尽相同。

准车主怎么看?要“够用”,更要“好用”

从众多到场的体验者中,电车通捕捉到了当前六座 SUV 消费市场的悄然转变。

不少来看N8L的用户,都是用MPV的标准来度量这款大六座SUV,“易三方、云辇 A、天神之眼,这些配置听起来很厉害,但最重要的是全家人都能坐得舒服”,一位从理想 L8 转来看车的用户坦言,这种观点在体验者中极具代表性。

即便是官方重点宣传的性能参数,也会被用户用家庭需求重新审视。

比如相比 3.9 秒的百公里加速,更多人关心“加速是否平顺、会不会让家人晕车”,现场有一位带长辈试驾的用户表示:“加速快固然好,但老人孩子坐在车里,平时也没法开快” 。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微信图片_2025-10-22_143717_909.png

与之相比,车辆在城市环境中的实用性也被反复提及,腾势 N8L 的 4.58 米转弯半径获得几乎一致好评,这恰恰说明在中国城市路况下,好开、灵活往往比“快”更能击中用户痛点。

这种对家庭需求的重视,还进一步推动了购车决策模式的转变。传统购车中,驾驶者感受往往是核心,但在 N8L 的体验现场,家庭用车的决策开始向全家民主化倾斜。几乎所有在场体验的用户,在最后都表示还需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曾经被忽视的细节,如今也成了是否下单的关键考量:第三排的乘坐体验、进出是否方便、空调出风口位置、充电接口数量,甚至后备厢能不能放下婴儿车、孩子能不能在车里看动画片,都被纳入评价清单。老人怕晕车、妻子关心储物、孩子在意娱乐,每个人的需求都得照顾到,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也在回归理性,从过去的盲目追新转向实用至上。经历过新势力品牌的配置竞赛后,“我不需要最好的,只需要最适合的”成为许多体验者的共识。

一位从燃油车转看新能源的用户就直言:“有些功能一年用不上几次,却要多花不少钱,现在我更看重每天都会用到的功能好不好用。”

这种实用主义还延伸到了智能驾驶和空间需求上:对于智能驾驶,多数体验者表示 “现阶段不需要太复杂的功能,只要能在高速上减轻驾驶负担就够了,功能太复杂反而不放心”;

对于空间,大家的诉求也很明确,“第三排不用多奢华,但必须能让成年人舒适坐下;储物空间不用数量多,设计合理、够用就好”。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从这些反馈中不难看出,六座 SUV 市场的竞争已进入新阶段:比拼重心从技术参数转向用户体验,服务核心从满足驾驶者转向实现全家满意。

我窥见了腾势的“破局之道”

用户的真实心声,最终会反映到市场的竞争格局中。腾势N8L的核心竞品集中在理想L8、问界M7改款和传祺S9三款车型上,而用户的选择逻辑,恰恰折射出腾势换帅后的策略转型成效。

在竞品对比矩阵中,腾势N8L的优势可以总结为“技术错位”。对比理想L8,N8L在空间利用和底盘技术上更胜一筹,云辇-A系统的滤震表现优于理想的空气悬架;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IMG_256

对比问界M7改款,其优势在于空间均衡性和配置丰富度,第三排的独立加热、电动调节等配置是问界M7入门版所不具备的;而对比传祺S9等低价车型,N8L则以无短板配置形成碾压,仅云辇-A系统一项技术,就足以拉开代差。

这一竞争策略的背后,是腾势品牌自身的调整。腾势在2025年7月迎来了重大人事调整。80后少壮派赵长江调岗,由王传福校友李慧接任。

赵长江成功“重启”腾势品牌,使腾势D9在MPV市场一炮而红。但他拿到的并非爽文剧本,D9之后至今三年的时间内,腾势竟无一款爆款车型。

N7在上市24小时拿下1万订单后,后续交付量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N8更是在发布不久后直接“查无此人”,已被腾势从官网的车型介绍中剔除”。

试驾腾势N8L:叫板理想、问界,六座SUV“双巨头”格局要破?-有驾
IMG_256

王传福此前罕见表达了对腾势品牌的焦急。他在比亚迪股东大会上提到:“腾势N9强调麋鹿测试、鱼钩测试,说明安全性好,但是营销团队没把这些讲出来,没有把这个情绪价值讲出来,很多人不知道”。

李慧的上任,标志着腾势从开拓期进入精耕期。与赵长江的先锋官特质不同,李慧是体系建设者。

他之前负责比亚迪轨道业务,后来出任比亚迪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是复合型管理人才。

这种转变意味着腾势将从注重单一产品销售,转向整体品牌体验的打造。李慧搭建高端服务体系的经验,正是腾势目前最需要的,品牌已经靠D9打响名气,但需要整体的服务和品牌形象跟上。

总之,从腾势N8L的体验和访谈下来,我们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当前六座SUV市场的低价浪潮,本质是增量市场抢滩的阶段性现象。未来单纯的价格竞争必然让位于价值竞争。腾势N8L的成功之处,在于提前预判了这一趋势,以技术豪华+场景适配的组合拳,击中了中高端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

当然,也必须承认腾势这个品牌,相比理想与问界相对低调,以至于仍未给用户形成“大六座SUV看腾势”的惯性心智。这是腾势在未来必须改善的一点,这时候不高调,什么时候高调。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31.98万的腾势N8L能战胜理想问界吗?答案或许是不需要战胜,而是共生且超越。它的出现,让30万级六座SUV市场进入体验主导的新阶段,而最终受益的,将是那些追求全家舒适的消费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