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座椅能加热到30度”“车站没有一根柱子遮挡视线”——这些听起来像未来概念的设计,已悄悄出现在北京地铁18号线的车厢里。作为串联海淀与昌平的智慧化骨干线路,18号线不仅用国内最轻的列车实现小半径灵活转弯,更以全屋柱大跨度车站颠覆传统空间体验。同期推进的17号线中段攻克地下水层施工难题,6号线南延则用素面混凝土技术赋能副中心交通网。当通勤时间从66分钟开始压缩,当回龙观、天通苑百万居民迎来一键换乘时代,这些新线背后,究竟是技术创新还是人性化设计的胜利?本期对话轨道专家志强,破解地铁如何从‘运人工具’升级为‘城市动脉’的密码。
北京地铁18号线探秘:碳纤维座椅、无柱车站如何重塑出行体验?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