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重卡的发展,长期伴随着补能和续航的焦虑。虽然换电模式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其较高的建设门槛限制了推广。华为兆瓦级超充技术的推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问题的契机。
在2025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超充联盟2.0、华为智能电动战略,以及兆瓦超充,并进行重卡兆瓦超充一张网签约仪式,将加速物流行业的全面电动化进程。
生态协同:共建重卡超充一张网
为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行业标准的建立,华为在此次发布会上宣布了“超充联盟2.0”,将业务范围从乘用车正式扩展至商用车领域。
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北奔重汽、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DeepWay深向、广汽领程、江淮汽车、庆铃汽车、陕重汽、徐工汽车共9家主流商用车企,以及充电运营商、产业链伙伴共同见证了联盟发布,并举行了“重卡兆瓦超充一张网”签约仪式。
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表示:“华为数字能源坚持质量优先,通过全场景构网、光储充等创新技术,以‘超充联盟2.0’为纽带,携手更多客户、伙伴等共建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华为数字能源已在全国范围内与客户及伙伴合作部署了广泛的高质量超快充网络,并积极推进重卡兆瓦超充示范项目,如上海临港的“交通强国1号站”即将启用,天津、东莞、重庆、四川、临沂、新疆等地的项目也在同步进行中。
除了在充电网络上的突破,华为智能电动还发布了“全民度电十公里,运动域创新安全”战略,旨在提升车辆能效和操控安全。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透露,华为已在与多家车企的A级车联合测试中首次达成“度电12公里”的优异表现,并正与伙伴推进运动域融合体验升级。
华为兆瓦超充:效率革命
作为此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华为兆瓦超充桩可实现高达2400A的持续稳定充电电流,最大充电功率达到1.44兆瓦,平均每分钟可为车辆补充约20度电。对于一辆搭载约300千瓦时电池的电动重卡而言,从电量接近耗尽充至80%仅需短短15分钟,相较传统充电方式提升了4倍。
这一突破性的充电速度,其价值不仅在于快,更在于它将补能过程所需时间,巧妙地与“驾驶员连续驾驶4小时后休息20分钟”的时间窗口完成了匹配,极大地提升了电动重卡的运营可行性与经济性。
如此高效的充电表现,得益于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采用的全液冷技术路线。有效解决了充电过程中的散热难题,确保了充电过程的持续稳定运行。还使得设备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并能适应高温、高湿、高海拔、盐雾、沙尘等严苛环境。
凭借卓越性能和可靠性,华为兆瓦超充获得了中汽中心向行业首发的兆瓦超充认证。
经济性与兼容性考量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华为兆瓦超充站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性。相较于动辄投入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的重卡换电站,全液冷超充站约200万元的单设备成本,为充电网络的快速部署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经济选项。
华为方面表示,相比传统方案,其生命周期回报可提升3倍,能为车主实现“三年省辆车”的价值,并为运营商带来极佳收益。
此外,华为超充桩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兼容性,能够兼容市面上已有的不同充电倍率的电动重卡及乘用车,并具备向未来更高功率平滑演进的能力,有效降低了因车辆技术更新迭代可能带来的充电设施改造成本。
华为兆瓦超充技术的发布,不仅是重卡补能技术的一次飞跃,更是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电动化转型、促进产业链升级、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一步。通过联合车企统一充电标准、降低补能成本,有望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新能源革命注入强大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