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田中国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销量数据,累计销量为315152辆,同比下滑24.2%。这一数据反映出本田在华市场面临着严峻挑战,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本田在华的困境?未来,本田又将如何应对?
新能源汽车崛起,本田“油改电”策略失效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渗透率已突破50%,自主品牌在15-25万元区间更是占据超过75%的市场份额。而本田的新能源车型占比不足5%,其纯电车型如东风本田S7、广汽本田P7的月销量仅百余辆,难以与国产新能源汽车竞争。
究其原因,本田长期依赖燃油车和混动技术,其新一代i-MMD混动系统虽然在CR-V等车型中占比提升,但未能跟上中国市场向纯电和插电混动的快速转变。同时,本田在纯电领域的布局相对迟缓,早期的“油改电”车型已经让消费者对其电动车型失去信心。
国产汽车强势崛起,挤压本田生存空间
除了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国产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也对本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其中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达到64.2%,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而日系品牌零售份额则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更是占据绝对优势,渗透率高达75.4%,而主流合资品牌仅有5.3%。本田虽然推出了东风本田S7和广汽本田P7两款纯电车型,但销量表现未达预期,难以与国产新能源汽车抗衡。
本田转型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困境,本田曾制定了宏伟的转型目标,包括2027年后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以及2035年实现纯电动车销量占比100%。为此,本田已关停燃油车产线,并牵手宁德时代、DeepSeek、Momenta等中国本土优质企业,加速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
然而,近期本田对全球电动化趋势的研判有所动摇,预计2030年纯电动车销量占比将低于此前设定的30%目标,并将电动化及软件领域投资计划下调至7万亿日元。这表明本田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加快电动化进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未来展望:本田能否成功转型?
本田在华销量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观、内饰和动力等产品特性上,本田既有自身优势,也面临着市场新需求带来的挑战。未来,本田若想在销量上实现突破,需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在外观创新、内饰科技感打造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本田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其能否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纯电车型,并在中国市场建立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同时,本田也需要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共同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