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是最便民的交通工具,但同样都是两轮电动车,根据车辆的性能不同,也分成了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由于车辆的类型不同,管理也不一样。为什么电动自行车管理更严格,电动摩托车却相对宽松一些?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电动自行车数量多,管理难度大
电动自行车指的是时速低于25km/h的车型,这种车辆属于非机动车,上路时不需要驾照,只需要上牌照,佩戴好安全头盔即可,但是这种车型的管理却比较严格。
我们经常看到各地对电动自行车实施专项治理,包括严查非标车上路、整治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等等。
同时,各地针对电动自行车,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比如各地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是专门针对这种电动车制定的管理办法。
之所以对于电动自行车管理更严格,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车型的数量多,80%的车辆属于电动自行车,而且还有大量的超标电动车存在,同时很多车主对车辆进行改装, 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各地限制违规车辆上路。
另外电动自行车轻便灵活,在出行的时候,很多车主出现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比如逆向行驶、闯红灯、随意变道等等,由于车辆属于非机动车,没有驾照的约束,很多情况下无法进行处罚,及时处罚, 罚款也比较低,违法成本低,所以需要加强对这类车辆的管理。
电动摩托车受到牌照、驾照的约束
电动摩托车同样也是两轮电动车,但是这种车型管理标准明确,完全按照摩托车类型来进行管理。
电动摩托车上路需要安装机动车号牌,另外车主还需要持有相应的驾照,如果在出行的时候,存在交通违规的行为,被交警查处或者电子眼拍下,处罚标准也非常明确,除了罚款以外,甚至还可能会扣驾照分。
由于车主经过摩托车驾照的考试培训,学习了交通法规,所以不容易出现交通违规的情况,车辆上路相对来说更安全。
由于受到牌照与驾照的约束,电动摩托车车主交通违规行为很少,根据某省会城市的数据显示,电动摩托车持证率为92%左右,而且违法率不足电动自行车的1/3。
多地有禁摩令,电动摩托车管理重点不同
电动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重点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因为电动自行车可以在全国所有城市上路,但是电动摩托车受到禁摩令的限制,很多大城市不允许电摩上路。
对电动摩托车的管理,重点是限制车辆在禁摩区域内骑行,管理者只需要守住牌照审核与进行取值法两道关卡即可,所以没必要进行高品质的整治。
电动自行车却不同,它属于非机动车,也是老百姓日常出行的刚需,不仅车辆数量多,而且所有城市能够上路,对于这种车辆的管理,一方面是限制违规车,另一方面还要严查违规行为,所以需要加强治理才行。
总结
那么,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