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街头最近又有点新鲜事,骑电动车的送餐小哥都开始叉腰叹气。刚出来的规矩,说是9月开始,凡是送外卖、递快件这几拨人,电动自行车必须钉上专门的黄底黑字的号牌。有朋友给我发了照片,号牌上写着大大的“广州W”,听说快递的是“Y”。据说还分得挺细,各行业一个字母——我邻居小许就是跑快递的,笑着说,“以后谁闯红灯,一搜车牌,全晓得在哪个公司,跑啥业务。”
本来这事,从政策口径来说是抓安全。最近电动车不是越来越快吗?炸街都快赶上摩托了,外卖小哥摁着油门飞,闯灯啥的也多。这号牌一挂,骑车人的信息,车路线啥的全都得录进大系统,说是企业、骑手跟车一视管理。交警查违法方便多了,师傅在修理铺抽烟聊天时还念叨,“这玩意,查得可仔细。你藏都藏不住。”
骑手群里却有些犯嘀咕的:新规细则里提过,按规定非机动道时速不许超过15km/h。遇上堵车红灯,15公里还送啥餐?一个群友算了下,他家楼下到地铁口,两公里,平时能飙点速度,12分钟搞定。要真15公里标准跑,半路还得等红灯,迟到扣钱怕是妥妥的。“到点未送到”的罚款,骑手最怕这玩意。大家嘴上说,真的怕以后警察拿着牌子拍照抓超速,“罚单一连串,这月开不出工资。”
有意思的是,政策要落地可真不简单。外卖平台那些后台,人家交警专门找过去,叫来十来家谈话,说算法得改,不能老给骑手定那么死的时限,别逼得人为了不罚款横冲马路。当时有人调侃,平台要真关心骑手,其实最该放宽送餐时间,让大伙能安全骑车。配送平台一边拍胸脯保证,一边私底下还在琢磨怎么算才不会影响自己收益。小区门口乐道的快递员说,“政策原本意思好,但实际咋执行,就不一样咯。”
顺带插一句,标牌这事有点像多年前深圳的“外卖专用车”,只是这回信息归集更全——除了人脸识别、公司信息,连路线和时效都能实时盯着。师傅们说,将来要是朋友圈吐槽“今天被拍到送慢,罚款又来了”,那准是大数据盯牢了。技术层面听说不少,后续系统升级,还有电子围栏,能让车一旦进入非指定区域、就自动提示预警,没准还能自动记录一天行驶距离。这种冷门配置,厂家业务员在群里私聊,“哪天谁骑出广州市界啊,后台就能看见。”
看着街道新旧车牌,车友们又在聊,老车到底啥时换新标。政策写明了,2026年3月前老车必须全换完。听楼下帮修电瓶车的戴师傅吐槽,最怕就是政策刚落地一波抢办证,材料一堆堆,折腾半天才打上一块号牌。后面还有消息说,超速抓拍技术升级,不止靠人工,有时摄像头都能自动识别牌号,不低头看都能抓拍。
其实这变化,对骑手、企业、交管三方都考验。平时用车,总有人图快,改电机、拆限速器,这回大概率要收敛些。送餐的老魏晚上闲聊时讲,“我宁愿慢一点,不想再被罚款。”不过也有小哥私下琢磨,号牌是不是又是多一道手续,管得紧,但未必真解决路面乱象。附近几家送货平台最近悄悄调试后台,有的地方配送时限已慢慢放宽。但限速这事,师傅说起来一阵摇头,“你叫我不超15,饿了么老板自个骑一回试试?”
送餐路上乱象多,规矩天天在变。黄底黑字的号牌逐渐成新风景,有人吐槽“又多件事”,有人说能治马路飞车。说到底,后续会咋走?楼下群里还吵着,“过两年号牌贴满街,会不会又改新规?”至于这回新标准,哪个公司先出意外,哪个配送员最先‘吃罚’?据说今年年底前都还在试水,熟不熟用,街坊都在看。
诶,说起来,小区门口那位胖师傅前两天刚装上新牌,不小心搞歪了,贴了半小时没整好,笑说,“这玩意,折腾一年也说不准有啥新花样。”信源就来自这帮跑腿师傅们——说的多、见得多,半真半假,谁晓得明年会不会有“黄牌新规加强版”啥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