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路过日产4S店,发现轩逸经典款的价格牌简直让人惊掉下巴。六万六就能开走,这价格放在两年前连想都不敢想。记得邻居张叔前年买同款车花了将近十五万,现在他看见新车价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合资车低头认怂?看看满大街跑的比亚迪和五菱电动车就明白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就像菜市场大清仓,国产新能源车就是那批新鲜水灵的白菜,价格实惠量又足。轩逸这样的老牌选手不得不挂上打折牌,否则根本没人多看一眼。上个月它愣是卖出三万辆,可仔细算算,每辆车比去年少赚四万多,这赔本赚吆喝的架势,活像超市傍晚甩卖的打折蔬菜。
坐进轩逸经典款的车里,恍惚间以为穿越回了十年前。中控台上那个小屏幕还没手机大,卤素大灯晚上照路跟点蜡烛似的。不过后排座椅倒真像家里老沙发,软乎乎的能瘫着打盹。后备箱更是能塞下三个大号行李箱,比某些号称中级的车还能装。最绝的是油耗,百公里六个油,折算下来每公里才四毛多,加油站的小哥都认识这车。
修车铺王师傅说,这些年经他手的轩逸,除了换机油就是换雨刷,发动机开十年都难得大修。这种省心劲儿特别受中年大叔欢迎,他们才不在乎什么智能大屏,能听收音机就够用。但年轻人进店转一圈就摇头,说这内饰还不如他们爷爷的老花镜时尚。
现在马路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像五菱宏光MINI这种小不点,价格只有轩逸的一半。不过真要全家出门,还是轩逸的后排更实在。最近连大众都坐不住了,朗逸直接降价三万多,4S店销售天天在朋友圈刷"跳楼价"。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合资车就像被逼到墙角的老师傅,光靠老手艺撑不了多久。
国产车可没闲着,电池越做越小,续航越来越长。上周去试驾某款国产电动车,中控屏比我家电视还大,语音控制灵敏得像有个秘书坐在车里。反观轩逸,倒车还得伸脖子看后视镜,年轻人哪受得了这个。不过乡镇加油站的老李说得实在:"电动车?我们这充电桩比熊猫还稀罕!"
有意思的是,轩逸降价后反而在三四线城市卖火了。毕竟七万块就能买辆正经合资车,维修点遍地都是,这对精打细算的家庭太有吸引力。就像买手机,有人非要最新款iPhone,也有人觉得能打电话的老人机就挺好。现在日产也开始推电动车了,但动作总慢半拍,像极了被闹钟吵醒还赖床的学生。
二手车市场的黄牛最近很头疼,去年收的轩逸现在亏本都难出手。倒是新车销售小张乐开花,这个月已经卖出二十多台经典款,提成够换新手机。他说来看车的八成是四十岁往上的老司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车加满油能跑多少公里",而不是"有没有自动驾驶"。
加油站的老周给我算了笔账:按现在油价,轩逸跑十万公里能比同级别电动车省下两万块电费。但转头看见隔壁充电站排队的网约车,他又嘀咕:"不过人家充电可比咱便宜一半..."这种纠结现在很多消费者都有,就像在智能手机和老人机之间做选择。
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可能合资车会继续降价,像过季衣服一样打折清仓;也可能突然憋出个大招,像诺基亚当年硬撑到最后一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花六万多就能买辆靠谱代步车的选择,放在五年前根本不敢想。看着满大街五颜六色的国产车,忽然有点好奇:你家附近最近什么车卖得最火?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新能源车,还是轩逸这种"老古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