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安世中国恢复供货逼美元出局,荷兰抢了个空壳还引爆全球车企危机

半导体圈子里这事儿,要我说,真正的爆点在10月23号。就那天,一封邮件,中英双语,直接砸进了国内所有分销商的邮箱里。安世中国发的。内容那叫一个简单粗暴:我们恢复供货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但紧接着,所有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因为那个“但是”——从今天起,所有生意,必须,用人民币结账。美元?不好意思,不收了。

这哪是调整业务啊,这简直就是掀桌子了。所有人都懵了,然后又都明白了。你想想,就在11天前,安世在东莞的厂子还“上四休三”呢,那架势,摆明了是要跟荷兰总部死磕到底,一副“老子不干了”的样子。结果这才几天,突然就开闸放水,还甩出这么个条件,这哪是恢复供货,这分明是在告诉所有人:荷兰那边,已经出局了。这记“将军”,抽得太响了。

这事儿说起来就离谱。你得把日历往前翻到9月30号。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也不知道哪个高人出的主意,翻箱倒柜,居然找出来一部1952年的《物资供应法》,冷战时期的老古董啊,掸了掸灰就拿出来当令箭。一纸部长令下来,直接冻结了安世在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147个亿,说冻就冻,有效期一年。连人事都给你限制了。

这还没完,你猜怎么着?第二天,三个外籍高管,也不知道是真委屈还是假委屈,就跑去荷兰的企业法庭哭诉,说公司“治理有问题”。最绝的来了,法庭?我跟你说,那都不能叫法庭了,连个正经的庭审都懒得走,当场就拍板,把中国籍CEO,也就是闻泰科技的创始人张学政,职务给停了。还不算,直接把闻泰手里的安世股权,强行塞给了一个什么第三方托管。

釜底抽薪!安世中国恢复供货逼美元出局,荷兰抢了个空壳还引爆全球车企危机-有驾

这速度,你品,你细品。

七天,就七天,10月7号,法庭又来了个“加强版”裁决,不光维持停职,还硬塞了个外籍非执行董事进来,而且这个人,有决定性的投票权!从起诉到裁决,全程不到一个礼拜。这哪像在走司法程序,简直就是一场明抢,一场早就排练好的“法律突袭”。目的嘛,傻子都看得出来,就是要把这家公司抢回去。

荷兰人为啥这么急眼?安世半导体啊,它前身可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根正苗红。后来几经转手,眼看要不行了,2019年,中国的闻泰科技花了三百多亿给整个盘了下来。你猜怎么着?到了中国人手里,这公司活了,而且活得特别好。营收涨了六成,利润翻了好几倍,连以前的旧账都还清了,2023年营收都干到32亿欧元了。它做的那些二极管、晶体管,就是汽车上最基础、最离不开的东西,全球每10辆车,就有3辆在用安世的玩意儿。你说荷兰人眼不眼红?再加上,美国那边9月底刚出了个新规,专门针对中资持股的子公司。荷兰这一通操作,既有嫉妒,也有那么点急着向“大哥”表忠心的味道。

但荷兰人真的算对了吗?他们噼里啪啦打着算盘,动静大得全世界都听见了,偏偏漏掉了最要命的一环。他们费了天大的劲儿,又是翻旧法又是搞突袭,抢到手的,只是一个在荷兰的总部。这个总部是干啥的?手里就一个贼小的芯片厂,把产能拉满,撑死了也就占全球总量的20%。

那安世半导体真正的家当,它的命根子,在哪儿?

在中国,在东莞。那个占地8万平米的封装测试工厂,那才是安世真正的心脏。一个基地,一天就能往全世界甩出2.5亿颗芯片,安世全球七成以上的封测产能,全压在这儿。说白了,中国企业买下它之后,早就把最核心的生产制造环节,跟国内的供应链死死地绑在了一起。你荷兰的总部或许还能做做决策,但现在,你连让谁给你生产都决定不了。你抢走的,就是个发号施令都没人听的“空壳司令部”。

釜底抽薪!安世中国恢复供货逼美元出局,荷兰抢了个空壳还引爆全球车企危机-有驾

面对这种近乎无赖的搞法,中国的反击,来得那叫一个快、准、狠。10月4日,荷兰那边还在为自己的“神操作”沾沾自喜呢,中国商务部直接一纸公告,对,就是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和它的分包商,出口在国内生产的特定元器件。这一下,直接掐住了荷兰总部的七寸。你不是要控制权吗?行,那你现在一颗芯片也别想从中国弄走。

但这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那招釜底抽薪的绝杀,就是10月23号那封邮件。恢复供货,可以。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招太妙了,简直了。以前,安世全球业务走美元,钱怎么流,荷兰总部能看得一清二楚,也能伸手管。现在好了,直接换人民币,等于在财务上跟你物理隔绝,我中国区自己玩自己的,你荷兰总部再想通过资金流来指手画脚?门儿都没有了。

而且这事儿意义还大得很。半导体这种高精尖产业,一直是美元的自留地。安世这么大的盘子,带头用人民币,这不等于是在美元的霸权体系上,硬生生撕开一个口子吗?荷兰那边一看,产能抢不到,钱也管不着了,开始耍流氓,到处给客户发消息,造谣说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有问题。结果安世中国在邮件里直接就给怼回去了:我们的产品好好的,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荷兰总部的说法纯属造谣污蔑,我们还要告你!这下,荷兰不仅是抢了个寂寞,连最后那点脸面都丢干净了。

城门失火,最先被烧着眉毛的,你猜是谁?是欧美的那些汽车巨头。荷兰政府本来是想演一出好戏给美国看的,结果德国大众在沃尔夫斯堡的总厂,就是那个生产高尔夫和途观的地方,立马就传出芯片告急,管理层已经急得在讨论要不要停产了。

宝马、福特、通用……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慌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拉响警报,说芯片库存最多就撑几周,现在想换供应商?对不起,没几个月根本搞不定。德国汽车研究中心的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说得更狠:“安世半导体对德国汽车业来说,就像‘北溪’天然气管道对德国的化工和制造业一样重要。”这芯片可不光汽车用,“咖啡机、洗衣机和电视机”里头也都是。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坐不住了,赶紧出来喊话,要求快点解决供应链问题。这下荷兰彻底傻眼了,本想捡块肉吃,结果引火烧身,把全球汽车产业链搅了个底朝天,还得罪了一票盟友。

釜底抽薪!安世中国恢复供货逼美元出局,荷兰抢了个空壳还引爆全球车企危机-有驾

所以现在,局面就僵在这儿了,一种很奇特的僵局。荷兰抱着那个安世总部,一个接不了单、也交不了货的空壳子,每年还得眼睁睁看着安世贡献的几千万欧元税收打了水漂。而安世中国呢,背后是咱们自己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根本不愁卖。就算出口被你自己限制了,我内销还消化不了吗?

这些年,你看,从镓、锗这些关键金属的出口管制,到北斗三代卫星全球组网,我们在技术博弈里的底牌,真的是越来越多了,腰杆也越来越硬了。荷兰那边呢,到现在也没见拿出什么反思的意思,还在那儿喊话,让我们取消限制,对最核心的资产归属问题却避而不谈。但现在,难受的是他们。要论耗时间,我们还真没怕过谁。荷兰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咱们什么时候再坐下来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