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天开车的驾驶者来说,汽车油箱似乎是个再熟悉不过的部件,我们只管在需要时去加油站把它“喂饱”,却很少去探究这个看似简单的箱子里究竟藏着多少学问。
实际上,汽车油箱及其附属系统,是一个集安全、环保、高效于一身的精密工程集合体,其中许多巧妙的设计,了解之后不仅能增加知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用车和养车。
首先从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小零件说起,那就是固定油箱管路的卡子。
在汽车底部,连接油箱的各种油管接头处,通常会看到一种环形的金属圈,它叫卡箍。
这个小东西的设计核心在于它的弹性。
汽车在运行和静止时,会经历巨大的温差变化,从冬天的零下低温到夏天发动机舱附近的高温,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
油管接头也会因此发生微小的尺寸变化。
卡箍依靠自身的弹性,能够像弹簧一样自动收紧或放松,始终对接口保持一个恰到好处的压力,确保连接的紧固和密封。
有些人在维修时,可能会觉得另一种带螺丝的“喉箍”看起来更结实,但喉箍是刚性锁紧,拧多紧就是多紧,无法适应热胀冷缩带来的形变。
如果原厂设计使用的是弹性卡箍,那么更换成刚性的喉箍,长期来看反而可能因为无法补偿形变而导致密封性下降,存在燃油泄漏的风险。
因此,遵循原厂设计是保证安全和可靠性的基本原则。
视线转向油箱内部,一个至关重要的安全装置是位于加油管入口处的单向阀,它还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翻车阀”。
这个阀门的设计非常巧妙,它只允许汽油从加油管单向流入油箱,而油箱内的汽油却无法通过它倒流出来。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也是最关键的作用,是在车辆发生严重事故,比如侧翻甚至底朝天时,这个阀门会自动关闭,将油箱牢牢封死,防止大量汽油因为重力作用而泄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风险,是车辆被动安全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二,它在日常加油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油箱即将加满时,内部的空气被压缩,压力升高,如果没有这个单向阀的阻挡,油箱内的气体很可能会将汽油从加油口反向喷出,造成浪费和危险。
如果发现加油时总是有汽油往外溅,很可能就是这个关键的阀门出现了故障或脱落,需要及时检修。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比如在野外燃油耗尽,确实存在从别的车里“借”油的可能性。
很多人以为加油口有滤网等结构会完全堵死抽油的管路,但实际上,主要的阻碍正是上面提到的那个单向阀。
这个阀门通常是一个可以活动的挡片,只要选择一根有一定硬度且表面光滑的管子,在往里伸的时候一边旋转一边变换角度,多数情况下都能巧妙地绕过挡片,将管子伸入油箱底部。
但这个操作需要耐心和技巧,如果管子太软或表面有螺纹,拔出时就很容易被阀门卡住,强行拉扯可能会损坏阀门,得不偿失。
谈到燃油耗尽,就不得不提油泵的设计。
很多人担心油表灯亮了以后,车辆晃动会导致油泵吸不到油而熄火。
早期的汽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但现代汽车的油泵总成设计已经非常成熟。
如今大多数车的油泵都自带一个集油杯结构。
这个集油杯就像是油泵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储油池。
油泵工作时,它会不断地从油箱这个“大水库”里抽油来填满这个“小池子”,然后再从这个“小池子”里把油输送给发动机。
这样一来,即使车辆在急转弯或颠簸路面上行驶,油箱里的油液剧烈晃动,导致主吸油口暂时吸到空气,集油杯里储存的燃油也足以保证发动机在短时间内继续平稳工作。
这种设计使得油泵几乎可以将油箱里的燃油利用到最后一滴,大大提升了燃油的有效使用率。
细心的车主可能会发现,在拧开油箱盖时,有时会听到“呲”的一声,像开汽水瓶一样。
这其实是油箱在“呼吸”,是一种正常现象。
汽油是易挥发的液体,当车辆长时间停放,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油箱内的汽油会蒸发产生汽油蒸气,导致油箱内部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正压,此时开盖就会向外喷气。
反之,当车辆连续行驶,油泵不断消耗燃油,如果进气补充不及时,油箱内就会形成轻微的负压,开盖时空气就会被吸进去。
为了处理这些汽油蒸气,避免直接排入大气造成污染,现代汽车都配备了碳罐系统,它能吸附这些蒸气,并在发动机启动后将其送入气缸燃烧,既环保又节约。
所以,只要不是压力异常巨大,这种“呼吸声”正说明油箱的压力管理系统在正常工作。
加油站的加油枪为何能在加满时自动跳停,也是一项非常巧妙的物理应用。
在加油枪的金属管口末端,除了主出油口外,还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孔。
这个小孔通过一根细管连接到枪体内部的感应装置。
加油时,汽油高速流出,根据流体力学中的文丘里效应,会在小孔周围形成负压,从而不断地从这个小孔吸入空气。
当油箱内的油位不断升高,最终淹没了这个小孔时,空气通路被堵住,油液被吸入细管,触发内部的压力阀门,从而切断油路,实现“跳枪”。
这个设计保证了加油量的精准和安全。
因此,跳枪后不建议再为了凑整数而反复、大量地续加,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燃油加得过满,可能会溢出进入碳罐系统,损坏部件并影响车辆性能。
为了提升驾乘舒适性,汽车油箱内部还设计有防浪板。
一个容积几十升的油箱里如果装着半箱油,在车辆加减速或转弯时,液体会剧烈晃动,产生明显的“哗啦”声,影响车内静谧性。
防浪板就像在油箱内部设置了多道带孔的隔墙,将一个大空间分割成数个小空间,有效减缓了燃油的晃动幅度和冲击力,从而消除了噪音。
这个看似简单的结构,体现了汽车制造商在细节上的用心程度,也是衡量车辆品质和乘坐质感的一个隐性指标。
最后,作为燃油系统的核心,汽油泵的工作模式也相当智能。
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开关,而是一个由发动机电脑精确控制的变速电机。
在车辆低速巡航、油门开度较小时,电脑会指令油泵以较低转速运行,节省能耗并延长寿命。
当驾驶者深踩油门需要急加速时,电脑会立刻让油泵全速运转,以确保瞬间供应充足的燃油。
此外,每次将点火开关拧到“ON”挡,都能听到车后方传来持续几秒的“嗡嗡”声,这正是油泵在提前启动,为整个油路建立工作压力,保证点火瞬间喷油嘴能有最佳的喷射效果。
油泵输送的燃油量其实远大于发动机的实际消耗量,多余的燃油会通过一根回油管流回油箱,这种循环流动的设计不仅能稳定油压,还能利用流动的燃油为在油箱中工作的油泵降温,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