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8粉墨登场,价码瞅着挺唬人,一溜儿排开12.58-16.58万,乍一看,琳琅满目。
可咂摸咂摸滋味儿,这哪是七款座驾,骨子里就是三种发动机舱内的乾坤挪移,换汤不换药的排列组合罢了。
这可不是我臆测,动力心脏一变,驾驶体验那可就是霄壤之别,跟迎娶三位“主儿”进门没啥区别。
头一位是EM-i的60km“小主”,二位是EM-i的130km“佳丽”,末位是130km的EM-P“贵妃”。
先摆摆这EM-i和EM-P的谱儿,这俩名头听着云山雾罩,说白了,EM-i就是1.5L自吸配个单挡丝滑小马达,EM-P呢,鸟枪换炮,升级成了1.5T涡轮增压,还伺候上了三挡“冲锋号”。
嚯,这一下就泾渭分明了。
EM-i版本,你就权当它是…嗯…丐中丐版的迈腾,就那种老款1.4T的。
银河星耀8身段在那儿摆着,板上钉钉的B级车,甚至有问鼎中大型的潜质,轴距都快三米了。
可你给它安上一颗A级车的心脏,这后劲儿肯定不如EM-P。
当然,厂家也说了,咱图的是经济实惠嘛,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那问题来了,倘若你蜗居于市井,只是上下班的脚力,那EM-i够不够使?
还真不一定。
插混的妙处就在这儿,在水泥森林里溜达,主要靠电机发力,电量充沛时,那感觉真不输给2.0T的燃油猛兽。
毕竟综合功率也摆在那儿,350匹马力呢,断然不会出现老牛拉破车的窘境。
此刻,就看你相中60km还是130km的“闺房”续航了。
鄙人斗胆进言,银子够用的话,还是直奔130km的。
为啥?
因为你得有足够的电量傍身啊,130km版本还自带“闪充”技能,省心太多。
然而!
如果你驰骋于高速,或是对充电一筹莫展,那就别左顾右盼了,直接拥抱EM-P。
为啥?
因为1.5T对于这么一尊B级“大佛”来说,高速超车、翻山越岭,那都是“生理需求”。
试想一下,电量告罄时,1.5L自吸在高速上得嘶吼到何种境地才能勉强跟上车流?
噪音暂且不表,动力肯定捉襟见肘。
彼时,你定会扼腕叹息,悔不当初没多掷点银子。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
有些老炮儿,在高速上就喜欢慢条斯理地溜达,90km/h的速度,稳如老狗地压着一条线,那EM-i的130km版本也勉强够用。
反正他们也不稀罕啥推背感,安全才是王道。
还有一类就是那些不屑于争分夺秒的人,服务区随便蹭个电,电量续上,1.5L自吸也不会太难受。
总而言之,EM-P与银河星耀8的契合度更高,动力也更充沛。
但不得不承认,EM-i的横空出世,把价格拽了下来,让一辆B级插混轿车跌破13万甚至12万的门槛,这对于那些对空间有刚需,囊中又羞涩的消费者来说,还是颇具诱惑力的。
是以,选购银河星耀8,你得扪心自问,自己到底要啥。
是贪图便宜,还是追求动力?
是钟情于市井漫步,还是热衷于高速狂飙?
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晃花了眼,动力总成才是灵魂。
选对了,那就是捡到宝;选错了,那就是花钱买堵心。
仅从动力心脏上划分,就足以窥见选择的重要性。
反过来说,厂家这般操作,实则也是一种营销策略。
用EM-i拉低入门门槛,博取更多眼球,然后用EM-P抬高品牌身价,迎合高端需求。
这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识?
很多车企都爱这么玩,毕竟,谁不想多卖几辆车呢?
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得擦亮眼睛,仔细掂量,才能挑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碗羹。
区区动力总成,便足以划分楚河汉界,购车需谨慎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