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等红灯必须挂N档吗?老司机告诉你真相,这样操作不伤车!

在日常驾驶自动挡汽车的过程中,一个场景几乎是每位车主每天都会遇到的:前方路口亮起了红灯,车辆稳稳停下。

此时,一个不大不小却持续引发讨论的问题便浮现在脑海中——脚踩着刹车,挡位是应该继续保持在D挡,还是应该顺手推入N挡(空挡)?

关于这个操作的争论,在车友圈和网络上从未停歇。

自动挡等红灯必须挂N档吗?老司机告诉你真相,这样操作不伤车!-有驾

一部分人认为,汽车是耐用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各种工况,D挡踩刹车完全在正常使用范畴内,无需多此一举。

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长时间D挡等待会给变速箱和发动机带来不必要的负荷,日积月累可能导致损伤。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这一个小小的驾驶习惯,真的会对我们爱车的核心部件产生深远影响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从一个非常直观的驾驶感受谈起。

细心的驾驶者,特别是开着AT(液力自动变速箱)或CVT(无级变速箱)车型的朋友,大多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车辆在D挡状态下被刹车完全刹停时,能感觉到车身传来一阵轻微的、持续的震动,同时会发现发动机的怠速转速,要比在N挡或P挡(驻车挡)时略高一些。

自动挡等红灯必须挂N档吗?老司机告诉你真相,这样操作不伤车!-有驾

这并非心理作用,而是车辆动力系统正在发生真实物理反应的直接体现。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T和CVT这两种主流自动变速箱的动力传递方式。

它们与手动挡通过离合器片进行“硬连接”的模式截然不同,其核心是依靠一个名为“液力变矩器”的部件来实现动力的“柔性”传递。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想象一下在一个密闭的壳体内,面对面安装着两台风扇,中间充满了粘稠的变速箱油。

其中一台风扇(我们称之为泵轮)与发动机相连,只要发动机运转,它就会转动,从而搅动内部的油液。

另一台风扇(涡轮)则连接着变速箱的输入端。

当泵轮转动搅起油液时,形成的油流会冲击对面的涡轮,带动它也跟着旋转,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就通过油液这个介质,柔和地传递到了变速箱,进而驱动车轮。

自动挡等红灯必须挂N档吗?老司机告诉你真相,这样操作不伤车!-有驾

了解了这个原理,再来看等红灯时D挡踩刹车的情景就豁然开朗了。

此时,发动机依然在运转,泵轮在液力变矩器内部持续搅动着油液,产生一股向前驱动的力。

但是,由于驾驶者踩下了刹车,车轮被强制静止,这份力通过传动轴、差速器反向传递回来,使得与车轮连接的涡轮也无法转动。

这就形成了一个“拔河”的局面:发动机想通过油液推动车辆前进,而刹车系统则在另一端死死地拉住。

这份被憋住的动力并不会凭空消失,它主要会转化为热能,导致液力变矩器内部的油温升高。

长期如此,会加速变速箱油的老化和性能衰退,影响其润滑和散热效果。

自动挡等红灯必须挂N档吗?老司机告诉你真相,这样操作不伤车!-有驾

同时,车辆的控制电脑(ECU)会检测到发动机当前处于带负荷状态,为了防止转速过低引发过度抖动甚至熄火,会自动指令发动机稍微提高转速,多喷一些燃油来维持稳定。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怠速升高和车身震动的原因。

所以,从机械原理上讲,长时间D挡踩刹车,确实是在给变速箱和发动机施加一个持续的、不必要的负担。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另一种越来越普及的自动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DCT),它无论是干式还是湿式,其结构原理都与手动挡更为接近。

当驾驶者在D挡状态下踩下刹车时,变速箱的控制模块会发出指令,让离合器处于分离或半分离的待命状态。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与变速箱的齿轮组是断开的,因此,车辆不会有AT或CVT车型那种持续向前的“冲劲”,车身也基本感觉不到抖动。

从这个层面看,双离合变速箱似乎不存在D挡憋负荷的问题。

自动挡等红灯必须挂N档吗?老司机告诉你真相,这样操作不伤车!-有驾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虽然动力被切断,但控制离合器片分离与结合的那套精密执行机构(如分离轴承、电磁阀等)却一直处于通电待命的工作状态,时刻准备着在驾驶者松开刹车的瞬间迅速结合。

这就好比一个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一直蹲在起跑线上,保持着肌肉紧绷的预备姿势,虽然没有跑出去,但身体却在持续消耗能量。

对于双离合变速箱而言,这种长时间的“待命”状态,无疑会增加其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的磨损,对其使用寿命产生潜在影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工业在双离合技术的研发和调校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平顺性和可靠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固有的机械工作原理。

因此,从保养和延长寿命的角度出发,让这些精密部件在非必要时得到彻底的休息,依然是明智之举。

自动挡等红灯必须挂N档吗?老司机告诉你真相,这样操作不伤车!-有驾

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推荐挂N挡,而不是更省事的P挡呢?

所有自动挡车型的挡位布局都遵循着一个通用逻辑,N挡被特意设置在D挡和R挡(倒车挡)之间,就是为了方便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进行短暂的动力中断切换。

而P挡,即驻车挡,其内部结构中有一个被称为“锁止棘爪”的金属部件。

挂入P挡时,这个棘爪会物理性地卡住变速箱输出轴上的一个齿轮,从而锁死车轮。

这是一种纯粹的机械锁止,专为长时间停车设计。

如果在等红灯时使用P挡,一旦不幸被后方车辆追尾,巨大的冲击力会通过车轮和传动系统,直接作用在这个小小的锁止棘爪上,极有可能导致其断裂或损坏变速箱壳体,造成严重且昂贵的内部损伤。

综上所述,虽然现代汽车的设计已经足够坚固,短时间(例如十几秒)的D挡踩刹车等待并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但如果红灯等待时间较长,比如超过半分钟,一个最为稳妥且对车辆有益的习惯是:将挡位从D挡推至N挡,然后拉紧手刹或开启自动驻车(AUTOHOLD)功能。

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让发动机卸下负荷,让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或离合器执行机构得到完全的休息,从而减少内部磨损、降低油温、节省燃油,并提升车内的静谧性和舒适度。

这不仅是对爱车的一种精心呵护,也是一种更安全、更经济的驾驶方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