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动汽车这3个地方!爱车毛病少一半,很多车主都做错了

如今,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多人把车买回来,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车辆的爱护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不少车主反映,自己明明对车子呵护有加,定期检查,勤于清洁,可这车子好像并不领情,反而小毛病不断,油耗也莫名其妙地升高。

少动汽车这3个地方!爱车毛病少一半,很多车主都做错了-有驾

这就让人非常困惑了,难道我们日常的一些爱车行为,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我们的爱车吗?

事实上,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汽车是一个由成千上万个精密零件组成的复杂工业品,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车辆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一些关键部位的设计和调校都非常精密,如果车主仅凭自己的感觉或者一些过时的经验去随意动手,很可能就会打破车辆原有的平衡,导致故障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看看发动机舱里那几个最容易被“过度关爱”的部件。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性能和寿命。

而空气滤清器,就是这颗心脏的“口罩”。

它的作用是过滤掉空气中悬浮的灰尘、沙粒等杂质,确保进入气缸的空气是洁净的。

很多车主看到空滤芯脏了,就喜欢拆下来用高压气枪吹一吹,看着灰尘被吹走,心里觉得特别干净。

但这种操作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少动汽车这3个地方!爱车毛病少一半,很多车主都做错了-有驾

首先,高压气流可能会破坏滤纸的微观结构,导致过滤精度下降。

更重要的是,空气滤清器总成的盖子和底座之间有密封圈,频繁拆装容易导致密封圈老化或安装不到位,产生缝隙。

发动机工作时吸力巨大,哪怕只有一条小缝,未经过滤的空气就会夹带着细小的沙砾被吸入发动机。

这些硬度极高的颗粒物进入气缸,就如同微小的砂纸,会持续不断地磨损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壁,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甚至开始烧机油,最终可能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进行大修。

因此,对于空气滤清器,最稳妥的办法是遵循保养手册的建议里程,直接更换新的,而不是反复吹扫。

接着是节气门,它好比发动机的“咽喉”,通过控制开度来调节进气量。

节气门脏了确实会影响怠速稳定性,导致车辆抖动或加速不畅。

因此,定期清洗是必要的,一般建议每两到四万公里进行一次。

但问题在于“如何清洗”。

现在的汽车普遍采用电子节气门,上面集成了精密的传感器和电机,其表面还有一层特殊的涂层。

少动汽车这3个地方!爱车毛病少一半,很多车主都做错了-有驾

如果车主自己购买清洗剂直接喷洗,或者用布大力擦拭,很容易损坏传感器或破坏涂层。

更常见的问题是,清洗之后没有进行专业的电脑匹配。

电子节气门是有“记忆”的,它的开度数据被行车电脑(ECU)记录着。

粗暴清洗后,它的初始位置可能发生改变,但电脑还按原来的数据去控制,结果就会出现怠速居高不下或者游离不定的情况。

这时就必须去维修店用专业的诊断电脑进行“节气门匹配”或“怠速学习”,让电脑重新识别节气门的正确位置,这无疑是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开销。

再说火花塞,它是发动机的点火装置,虽然是消耗品,但绝不能随意更换。

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对火花塞的“热值”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通俗地讲,热值代表了火花塞的散热能力。

普通家用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相对较低,需要散热慢一点的“热型”火花塞来维持最佳点火温度,防止产生积碳。

而高性能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燃烧室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则需要散热快的“冷型”火花塞来避免温度过高,防止发生爆震这种极其伤发动机的现象。

如果给普通家用车换上高性能的冷型火花塞,会导致点火不良、积碳严重;反之,给涡轮增压车换上热型火花塞,则无异于火上浇油,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坏活塞和气门。

少动汽车这3个地方!爱车毛病少一半,很多车主都做错了-有驾

所以,更换火花塞时,务必严格参照车辆说明书上的型号和规格,不要轻信所谓的“升级”和“改装”。

然后我们把目光转向负责给发动机降温的冷却系统。

冷却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防冻液,是这个系统的血液。

很多车主有一个习惯,看到冷却液液位低了,就随手拿瓶自来水或者矿泉水加进去。

应急可以,但长期如此是绝对不行的。

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在高温下会形成水垢,附着在散热水箱和发动机水路的内壁,就像家里的烧水壶用久了会有一层厚厚的水垢一样。

这些水垢会严重影响散热效率,导致夏天开空调时水温过高报警。

更需要警惕的是,不同颜色、不同品牌的冷却液严禁混加。

因为它们的化学配方和添加剂可能完全不同,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絮状沉淀物,堵塞整个冷却系统,其危害比加水更为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按照保养周期(通常是两三年或四到六万公里)将旧的冷却液完全排空,再加入与原车规格一致的全新冷却液。

少动汽车这3个地方!爱车毛病少一半,很多车主都做错了-有驾

轮胎,作为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其状态直接关乎行车安全。

胎压是重中之重,但却最容易被忽视。

胎压过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会变小,导致抓地力下降,刹车距离变长,同时行驶时颠簸感会非常明显,轮胎中间部分会过度磨损,遇到尖锐物体时也更容易爆胎。

而胎压过低,轮胎两侧的胎肩会过度磨损,行驶中轮胎的形变量增大,滚动阻力增加导致油耗上升,最危险的是,高速行驶时轮胎会因为反复的过度变形而积聚大量热量,当温度超过橡胶的承受极限时,就会发生爆胎。

根据相关统计,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轮胎故障引起的,而胎压异常是主要诱因。

因此,车主应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习惯,并使其保持在厂家推荐的范围内,这个标准值通常可以在驾驶员侧车门B柱的铭牌上或者油箱盖内侧找到。

最后是蓄电池,它是全车电气系统的能源中心。

如今的汽车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电瓶的依赖也越来越大。

一个非常普遍的不良习惯是,在车辆熄火状态下长时间使用车内电器,比如开着音响听音乐、用车载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等。

汽车启动电瓶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启动发动机的瞬间提供强大的电流,它属于“启动型电池”,并不适合长时间小电流放电。

这种深度放电的行为对电瓶的伤害是巨大的,会使其内部的极板硫化,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一块原本能用三到五年的电瓶,可能因为车主几次熄火听歌的习惯,不到两年就提前报废。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电瓶的接线柱,如果发现有白色或绿色的粉末状腐蚀物,一定要及时清理,因为这些腐蚀物会增大接触电阻,可能导致车辆启动困难或车内电器工作不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