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驾驶,平安归家”,这句老话,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牢记。
最近,不少人在谈论广汽新出的昊铂HL,广告里“陆地游艇”、“全天候守护家庭出行”的宣传语,让人觉得这车似乎能带来十足的安全感。
这款四月十二号上市的车型,定位为旗舰级家庭智能豪华SUV。
它的确有不少亮点:激光雷达、双芯片,还有所谓的无图城市领航功能,听上去颇具科技含量。
厂商还着重宣传它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名为“暗夜之瞳”的夜视系统,宣称能在昏暗环境下提供清晰视野,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现在购买还有优惠,包含终身免费充电,确实挺吸引人。
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厂商们在配置、价格上绞尽脑汁,如今又开始比拼安全性能,这当然是好事。
但我们必须冷静思考:这些“安全”技术,究竟能为我们带来多少保障?
坦白说,看到“军工级夜视系统”的字眼,我差点笑出声。
现在的厂商,恨不得把所有高大上的词汇都堆砌上去。
军工级?
难道这车还能抵挡炮火不成?
说白了,它只是一个夜视辅助装置,帮助驾驶员在夜间看得更清楚,这自然是值得肯定的。
但关键在于,再先进的夜视系统,也无法取代驾驶员的专注和谨慎。
举个例子,前些年自动驾驶技术刚兴起时,就发生过多起事故。
一些驾驶员过度依赖自动驾驶系统,忽略了路况观察,该采取措施时没有及时反应,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那么,责任该由谁承担?
是自动驾驶公司?
是汽车制造商?
还是我们自己?
昊铂HL宣称能将城市道路事故率降低35%,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出的?
是基于什么测试环境?
又考虑了多少实际情况?
要知道,真实的道路环境千变万化,人为因素更是难以预测。
纵使车辆再智能,也难以避免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鲁莽驾驶的行为。
还记得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某品牌自动驾驶汽车,标榜拥有卓越的避障能力。
结果却在高速公路上,未能识别出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辆,直接撞了上去,造成人员伤亡。
这难道不是对“智能驾驶”的莫大讽刺吗?
厂商还标榜“全天候守护家庭出行安全”,听着很温馨,但仔细琢磨,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了?
汽车的安全,不仅取决于车辆本身的安全配置,更取决于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习惯。
如果驾驶员开车时心不在焉、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即使拥有再强大的车辆防护,也难免发生意外。
因此,汽车企业宣传安全性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身安全负责。
不要过度迷信高科技,不要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汽车上。
驾驶时,保持专注,遵守交通规则,才是确保安全的根本途径。
昊铂HL的出现,无疑提醒我们,汽车安全确实应该成为购车时重要的考量因素。
安全,是通往幸福的基石。
然而,我们不能将安全完全交付给汽车,更需要时刻紧握安全的方向盘。
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如何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如何让那些漠视规则的驾驶员付出应有的代价。
因为,安全,不仅仅关乎一辆汽车,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福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