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 新车遇冷 理想为何沉得住气
看数据。心惊肉跳。理想汽车7月只交了30731辆车。同比暴跌近40%。环比再降15%。首次跌出新势力前三。这个曾经的销冠。怎么了。
但。财报却另有故事。第二季度净利润11亿元。环比增长69.6%。连续11个季度盈利。现金储备1069亿。他们真的慌吗。
一、红利吃完,护城河不见了
理想的成功。始于精准。抓住二胎家庭。冰箱彩电大沙发。击中中产带娃的痛。但2016-2017出生高峰的孩子。2025年已经七八岁。该买的车。早买了。2022年起。新生儿跌破千万。基本盘直接萎缩。车主直言:“现在接孩子的家长,开的还是三年前的L8。”
对手们来了。而且更凶。问界M7/M9用华为智驾和品牌背书。抢走大量L8/L9用户。零跑C16直接喊出“半价理想”。7月交付破五万。护城河?曾经的优势。被轻易复制。增程系统、三联屏、零重力座椅。竞品迅速跟上。理想只剩标签。而缺乏壁垒。
二、纯电之路,坎坷的二次长征
李想决心转型。全力押注纯电。结果呢。MEGA造型争议。被恶搞为“棺材车”。累计订单不足1.2万。远低五万目标。
i8更惨。上市即风暴。发布会用卡车对撞测试。卡车头被撞飞。乘龙卡车直接发文:“被摆了一道”。网友疯传梗图。i8撞和谐号。撞轮船。撞地球。理想道歉。但形象已损。
产品呢。用户不买单。上市被批高价低配。Pro版连冰箱、彩电都没有。电池用欣旺达而非宁德时代。很多人说:不如买问界或乐道。结果?上市仅一周。理想火速调整。砍版本。变相降价3万。送权益。李想称“听劝”。实则被动。
三、内部,暗流从未停止
高管减持。销售副总裁邹良军、CTO谢炎。6-7月合计减持约2200万元。市场解读:内部看空。
组织调整。6月。销售与研发合并为“智能汽车群组”。一线反馈:权责不清。流程拉长。订单转化率降8%。
李想本人呢。多次透露“二次创业想做AI”。微博互动减少。被疑不再All in造车。
四、理想真的不着急吗?
但。他们似乎真有底气。现金充沛。超1069亿。研发敢砸。二季度28亿。全年预计120亿。AI投入超60亿。超充网络加速建。已超3100座站。1.7万根桩。覆盖高速与城市。
他们说:i8满意度97%。9月底交付欲破8000。i9月内上市。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将全量推送。
五、情感与商业的悖论
我们期待英雄跌倒。更渴望看到爬起。理想的困局。是所有成功者的镜子——依赖红利。轻技术。重营销。一旦潮退。裸泳者现。
但。它又那么像我们每个人。曾凭借一个优势蹿升。却误以为那是常态。直到环境变。对手强。才惊觉:必须重建竞争力。
李想说:理想产品常“低开高走”。这是自信。还是自我安慰?
尾声:周期的车轮,从不等人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2025年的门。理想的成功模式。成了它的陷阱。
但。商业场上。没人会因过去伟大而被豁免。唯有技术。产品。体验。能重塑荣光。
他们手握千亿现金。仍有牌可打。但时间呢。市场呢。用户呢。还会不会等?
真正答案。不在财报里。在马路上。在每一个家庭的选择中。
你。还会考虑理想吗?
本文通过参考多个信息来源综合撰写,旨在提供丰富而立体的视角。内容仅供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