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司机总爱把座椅往后调?道理很简单,新手司机却常忽视!
刚拿到驾照的朋友开车时,是不是总爱把座椅往前挪得特别近?手几乎要贴到方向盘,腿也蜷着,眼睛紧紧盯着仪表盘,总觉得这样看得清、控得住车,心里才踏实?但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老司机坐进车里,第一件事往往是伸手把座椅往后调半圈,再稍微调下靠背角度 —— 这可不是随便折腾,里面藏着实实在在的开车门道,新手要是没搞懂,不仅开着累,还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为啥老司机偏爱把座椅往后调?不是为了 “耍酷”,而是这三个好处太实用。
第一个好处是能扩大视野范围。很多新手没注意,座椅太靠前的时候,方向盘会挡住一部分前方路面,尤其是过路口看左右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时,视线容易被方向盘上沿挡住,稍不留意就可能漏看;而且上半身蜷着,脑袋没法灵活转动,看后视镜也得歪着脖子,盲区会变大。但把座椅往后调一点,上半身能稍微舒展,视线能轻松越过方向盘,连车头附近的情况都能看得更清楚 —— 比如停车时判断和前车的距离,不用再伸着脖子往前凑,也不容易蹭到;变道时扫左右后视镜,脑袋转一下就能看清,盲区小了,安全自然多了。
第二个好处是能减轻长时间开车的疲劳感。新手开车本来就紧张,再加上座椅靠前,腿一直蜷着踩踏板,半小时不到脚就会发麻;腰杆得绷着才能坐稳,开一两个小时,腰就酸得直不起来,脖子也僵得难受。
老司机调后的座椅,能让后背稳稳贴住靠背,腰部有支撑,不用刻意绷着;脚踩油门和刹车时,膝盖能保持微弯,不用蜷着也不用伸得太直,踩多久都不会累。咱们平时跑个近郊或者跨城,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座椅调对了,到地方还是精神的,调不对,下车走路都打晃。
第三个好处更关键,能提高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新手可能觉得座椅靠前,手能更用力握方向盘,脚踩踏板也更 “使劲”,但其实这种姿势反而会限制动作。
比如遇到突发情况要猛踩刹车,座椅太靠前的话,腿蜷着没空间发力,踩刹车的速度会慢半拍;要是需要快速打方向盘避让,上半身蜷着,胳膊转不开,动作会僵硬。而座椅往后调后,胳膊自然弯曲握方向盘,打方向时能灵活转动;腿有足够的伸展空间,紧急踩刹车时能一下子踩到底,反应速度会快不少 —— 开车时,差个 0.1 秒都可能避免一场事故。
不过很多新手会走进一个误区:觉得座椅越靠前,越能 “掌控” 车辆。其实这种想法完全反了。新手对车辆操控不熟悉,总担心 “够不着” 方向盘、“踩不实” 踏板,所以一个劲往前调,但这样反而会让身体处于紧绷状态,注意力全放在 “保持姿势” 上,没法集中精力观察路况;而且长时间紧绷,很容易因为疲劳走神,反而增加危险。还有些新手觉得 “座椅靠前能看清仪表盘”,其实现在的车仪表盘设计都很合理,只要座椅高度调对,稍微往后一点也能清楚看到转速、时速,根本不用凑那么近。
那到底怎么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座椅位置?三个小方法,新手照着做就行。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型来调。比如身高 170 左右的人,调完座椅后,脚踩刹车踩到底时,膝盖能保持微弯 —— 不用完全伸直,也不用蜷成 90 度;手握住方向盘时,胳膊自然弯曲,肘部角度大概在 120 度左右,不用绷直也不用弯得太厉害。要是身高比较矮,可以把座椅稍微调高一点,保证视线能越过方向盘看到路面;身高高的话,座椅可以稍微调低,避免头顶碰到车顶。
其次要确保安全带能紧密贴合身体。很多人调完座椅没注意安全带,要么安全带松松垮垮挂在胳膊上,要么勒得胸口疼。正确的做法是,安全带从肩膀拉下来后,要贴紧胸口和腰部,不能有太大空隙 —— 空隙太大,万一出事,安全带起不到保护作用;勒得太紧,开久了会难受。调座椅时可以顺带拉一下安全带,感受下贴合度,不合适再微调座椅前后。
最后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后背要稳稳贴住靠背,不能弓着腰也不能靠得太松;头部要直立,不用低着头看仪表盘,也不用仰着脖子;双手握住方向盘的 3 点和 9 点 位置,不用太用力,轻轻握住就行;双脚平放在踏板上,不用刻意踮着脚或者绷着脚。这样的姿势,能让身体处于放松又稳定的状态,开再久也不容易累,遇到情况反应也快。
其实调座椅这件事,看着是 “小事”,却是影响开车安全和舒适度的关键。新手朋友别再抱着 座椅靠前更安全 的想法了,下次开车前花两分钟按这方法调一调,你会发现开着更轻松,视野也更开阔。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关注收藏,后续还会分享更多老司机的实用开车技巧,帮你少走弯路,开得更稳更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