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开起来像50万的,坐起来像30万的,但价格只要25万?”这是试驾小米YU7三天后,同事给出的最真实评价。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SUV,YU7用一场“技术暴动”重新定义了中大型纯电SUV的价值标准。
一、性能:家用SUV的“超跑梦”
双电机四驱版实测2.78秒破百的加速,让试驾编辑在赛道上笑出了声:“这推背感,比我上次试驾法拉利SF90还猛!”但更惊喜的是连续加速表现:在专业测试场连续10次全油门弹射,电机温度仅从25℃升至37℃,动力输出几乎没有衰减。传统电动车“前段猛如虎,后段软如猫”的魔咒,被小米彻底打破。
底盘调校同样惊艳。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配合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在高速过弯时能提供惊人的侧向支撑。当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在同一个弯道出现明显侧倾时,YU7的车身姿态依然稳健如山。
二、续航:告别“表显焦虑”
“电动车的续航,从来不是看标称,而是看实测。”这是小米工程师在技术讲解会上的原话。实际测试中,标准版CLTC标称835公里,在懂车帝混合路况下跑出784公里的成绩,达成率93.9%。更夸张的是高速续航:以120km/h巡航时,表显电耗稳定在16-18kWh/100km,实测续航仍达700公里。
充电速度更是颠覆认知。5.2C超级快充下,15分钟从30%充至80%,补能620公里。当试驾团队在服务区喝完一杯咖啡时,车辆已经“满血复活”——这种体验,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电动车长途出行的认知。
三、智能座舱:把家搬进车里
坐进驾驶座的瞬间,1.1米超宽环绕光带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传统HUD瞬间沦为“古董”。五屏联动系统操作流畅得不像话,骁龙8Gen3芯片的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最实用的还是生态整合:通过语音指令,车辆在离家500米时自动打开车库门、调整空调温度;露营模式下,6.6kW对外放电让电烤炉、投影仪、音响同时工作——这哪是车?分明是移动的智能家居中心。
四、空间:实用主义的“暴力美学”
溜背造型牺牲了部分后排头部空间(1.8米乘客仅剩3指余量),但换来的却是惊艳的侧面线条。后备箱容积比Model Y多出80L,地板下隐藏式储物格能塞下整套露营装备,第二排放倒后形成纯平空间,配合29处车内储物格,满足三代同堂出行需求。
结语:高端电动车的“价格屠夫”
小米YU7的颠覆性,在于它用25万元的价格,提供了百万级产品的体验。从性能到续航,从智能到空间,这款车没有明显短板,反而处处充满惊喜。对于消费者而言,它意味着高端电动车的门槛已被彻底拉低;对于行业而言,一场技术平权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