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雪佛兰全中国只卖出585辆车。 这个数字有多离谱? 巅峰时期,它一个月就能卖6万台! 十年时间,从“街车之王”沦为“4S店消失术”表演者,连济南的店都全关光了。
魔幻的是,它没犯什么大错,像被按了快进键一样崩盘。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一个百年品牌是怎么被时代悄悄“删号”的。
一、价格战打到“自断经脉”
2014年,雪佛兰卖出了76.7万辆新车,那时候的科鲁兹、赛欧、迈锐宝,堪称“三件套”,省油、便宜、顶着合资标,完美拿捏了刚富起来的中国人:花8万块买赛欧,觉得开出去有面子;13万买科鲁兹,还能假装自己是《变形金刚》主角。
到了2018年,风向突变,国产车崛起,比亚迪带着刀片电池杀进10万市场,五菱掏出5万块的迷你电车。 雪佛兰慌了,开始疯狂降价:科鲁泽优惠3万,迈锐宝XL狂降5万,探界者甚至打8折甩卖。
2024年,雪佛兰的单车平均成交价只剩7.8万,比吉利帝豪L还便宜1万多。当比亚迪秦PLUS DM-i把混动价格打到7.98万时,雪佛兰连“便宜”这个唯一人设都崩了。
二、亲手埋的“雷”
如果让雪佛兰车主投票“最后悔的决定”,“买三缸车”绝对高票当选。 2018年,通用集团强行给科鲁泽、迈锐宝XL塞进1.0T和1.3T三缸机,结果抖得像开了振动模式。 论坛里全是吐槽:“等红绿灯以为座椅装了按摩功能”“高速超车? 先听它嚎三秒”。
连自家4S店维修工都偷偷劝客户:“加点钱上四缸吧,这玩意修不好”。 口碑崩盘比销量崩得更快,如今汽车投诉平台上,三缸抖动问题仍被反复鞭尸。
三、电动化? 它还在“用诺基亚”
当国产新能源卷到“冰箱彩电大沙发”时,雪佛兰在干什么? 2020年,它慢悠悠推出首款电动车畅巡,续航500公里。 同年,国产车已经冲上700公里。 到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近50%,雪佛兰的新能源占比还不到5%。
插混SUV探界者PLUS月销长期三位数,后来跌到两位数;纯电畅巡2024年只卖出753辆,比某些品牌一天的销量还少。扎心的是,通用最新的奥特能电动平台,优先给了别克和凯迪拉克,雪佛兰连口汤都没分到。
四、自己人捅刀最致命
雪佛兰的崩溃,有一半是“兄弟插刀”。 在通用家族里,它常年被按在鄙视链底层:凯迪拉克吃豪华饭,别克占中产坑,雪佛兰只能捡剩下的“廉价市场”。
2018年后,兄弟也开始抢饭碗。 凯迪拉克疯狂打折,CT5卖到22万;别克君威降价后比雪佛兰迈锐宝XL还便宜。 结果就是:想买便宜车的人选了国产,想买合资的上了别克,雪佛兰卡在中间“两头挨打”。
2023年,雪佛兰全年没推出一款新车;营销预算被砍到脚踝,经销商只能和别克并网卖车。 全国独立4S店快绝迹,连济南开了20年的老店都改挂比亚迪招牌。
五、美国人也在“补刀”
中国战场崩盘时,美国老家也没好到哪去。 2025年初,肯塔基州的科尔维特工厂多次停产,官方说是“生产线升级”,明眼人都懂:燃油车卖不动了。
通用一边在中国砍掉雪佛兰新车计划(连内部代号C223的电动SUV都被毙了),一边在美国砸58亿研发V8发动机。 中国消费者想要省电智能的车,他们埋头造油老虎。
六、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今的雪佛兰车主,想保养都得看运气。 全国经销商退网超70%,仅存的店铺缩在别克展厅角落里,像临时租的“摊位”。 上海车展缺席,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嘴上说“不放弃中国”,实际已转入“养老模式”,只修旧车,不卖新车。
那些曾引以为傲的车型:迈锐宝XL面临停产,科鲁泽靠老掉牙的发动机硬撑,探界者打折都无人问津。 十年没换代的车型,塑料感十足的内饰,连倒车雷达都时灵时不灵,这些画面,拼成了雪佛兰的“退场倒计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