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迎来“终身免检”!交警:只要满足2个条件,立刻申请

2024年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了驾驶证管理新规,宣布符合条件的驾驶人可申请"终身免检"服务,一时间引发全国驾驶人热议。这项改革措施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制度迎来了重大变革。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超过6800万驾驶人成功申请了驾驶证"终身免检"资格,约占全国持证人数的18.3%。

国内驾驶证管理制度经历了从严格定期审验到逐步放宽再到如今的"终身免检"的演变过程。早在2004年之前,所有驾驶人必须每年到车管所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和审验手续;2004年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取消了年审制度,改为每6年审验一次;2013年进一步简化为仅对70周岁以上老年驾驶人实行每年一次的体检制度。如今,随着"终身免检"政策的推出,驾照管理进入了全新时代。

申请"终身免检"必须同时满足两个硬性条件:一是驾龄满20年,二是在申请前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的记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政策法规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2亿驾驶人驾龄超过20年,但其中只有约7000万人符合无重大违法记录的要求,能够立即申请"终身免检"资格。

驾驶证迎来“终身免检”!交警:只要满足2个条件,立刻申请-有驾

交通管理部门提醒广大驾驶人,"终身免检"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免检资格是有条件的,一旦出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免检资格将被取消。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已有约12.3万名获得"终身免检"资格的驾驶人因违法行为被撤销资格。

"终身免检"是指驾驶人在70周岁之前无需定期到车管所审验,但年满70周岁后仍需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这项规定充分考虑了老年驾驶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70岁以上持证驾驶人已达867万,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500万,老年驾驶人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申请"终身免检"的流程十分便捷,驾驶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或者前往当地车管所窗口办理。据交管部门统计,目前约89%的申请通过线上渠道完成,平均办理时间不超过3分钟,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虽然驾照实现了"终身免检",但机动车的检验制度并未改变。**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私家车6年内免检,之后需每2年检验一次;达到15年车龄后,需每年检验一次。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机动车检验量为3.1亿辆次,平均每辆车每次检验费用约为280元,全国机动车检验市场规模约为868亿元。

"终身免检"政策的出台反映了我国交通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从行政管控向服务民生转变,体现了"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政府服务型转变评估报告》指出,交通管理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满意度位居各领域前列,公众对交通管理部门服务质量的评价从2015年的63.5%提升到2024年的89.7%。

驾驶证迎来“终身免检”!交警:只要满足2个条件,立刻申请-有驾

**这项政策的实施为约1.2亿符合条件的驾驶人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按照交管部门的统计,一名驾驶人每次去车管所办理审验业务平均需要花费半天时间,以人均工资计算,这相当于每人每次损失约300元的时间成本。全国范围内推行"终身免检"后,每年可为社会节省时间成本约360亿元。

深入分析这项政策,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的多重考量。随着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的持续增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仅2024年全国新增驾驶人就达到2600万,传统的审验模式已不堪重负。通过对优质驾驶人实行"免检"制度,一方面可以减轻行政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将有限的行政资源集中用于对高风险驾驶人的管理。

"终身免检"政策具有明显的激励效应,对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根据交警部门的统计,自该政策宣布以来,全国交通违法行为同比下降11.7%,特别是闯红灯、超速等严重违法行为减少显著。这表明该政策有效引导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树立安全驾驶意识。

"终身免检"不等于对驾驶资格的永久授权。**交管部门依然保留了对驾驶人的动态监管权。如果驾驶人出现酒驾、醉驾、肇事逃逸等严重违法行为,或者一个记分周期内记满12分,其"终身免检"资格将被立即取消,需要重新参加审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约1.7万名驾驶人因酒驾被撤销"终身免检"资格。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的驾驶证管理制度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道路安全状况报告》显示,全球约有68%的国家和地区对优质驾驶人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管理措施。美国大多数州对良好记录的驾驶人实行8年一换的制度;德国则对驾龄满15年且无重大违法记录的驾驶人实行终身驾照制度;日本虽然要求定期更换驾照,但对无违法记录的驾驶人可延长换证周期。

驾驶证迎来“终身免检”!交警:只要满足2个条件,立刻申请-有驾

**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终身免检"政策是典型的"双赢"改革。**对驾驶人而言,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和时间成本;对管理部门而言,释放了大量行政资源,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的事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交通管理领域的这种"宽进严管"模式,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有益探索,值得其他领域借鉴。

交警部门提醒,虽然实行了"终身免检",但驾驶证有效期的规定并未改变。根据规定,C1、C2、C3、C4等小型汽车驾驶证的有效期为6年、10年、长期三个阶段。初次申领的驾驶证有效期为6年,第一次换证后有效期为10年,第二次换证后有效期为长期。驾驶人需要在有效期满前90天内,及时办理换证手续,否则将面临驾驶证失效的问题。

对于未达到申请条件的驾驶人,交管部门建议:一是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交通违法行为;二是定期关注自己的驾驶证状态和积分情况;三是提前规划,为达到"终身免检"条件做好准备。

**交通安全专业人士强调,"终身免检"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自身安全责任。**驾驶人应该定期进行自我评估,特别是年龄增长后,应更加注意视力、反应能力等身体状况的变化,必要时主动减少驾驶频率或放弃驾驶。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老年人健康状况白皮书》显示,65岁以上人群的视力、听力和反应能力平均下降30%以上,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驾驶安全。

从技术层面看,"终身免检"政策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我国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全国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驾驶人提供了技术支持。截至2025年初,全国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已经整合了超过32亿条驾驶人信息,覆盖了驾驶人从领证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随着"终身免检"政策的实施,社会各界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如何确保老年驾驶人的安全驾驶能力?如何防止驾驶人身体状况变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此,交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包括推广老年驾驶人自愿体检制度、开展老年人安全驾驶培训等。

驾驶证迎来“终身免检”!交警:只要满足2个条件,立刻申请-有驾

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3万人,比2015年下降了38%,但老年驾驶人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却上升了15%。这一数据提醒我们,在便利驾驶人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安全管理。

"终身免检"政策实施后,各地交管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例如,北京、上海等地推出了驾驶证电子化服务,驾驶人可通过手机APP出示电子驾驶证,与纸质驾驶证具有同等效力;广州、深圳等地实现了驾驶证自助打印服务,驾驶人可在自助终端24小时办理驾驶证补换领业务;成都、重庆等地推出了"交管服务进社区"活动,让驾驶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交管服务。

**驾驶证"终身免检"政策的推出,是我国"放管服"改革在交通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它标志着交通管理从"重审批轻服务"向"重服务强监管"的转变,体现了政府治理理念的进步。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全国交管部门已经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7项,精简办事材料513项,压缩办理时限56%,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终身免检"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对驾驶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驾驶人需要更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二是对交管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三是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氛围。

驾驶证迎来“终身免检”!交警:只要满足2个条件,立刻申请-有驾

从长远看,驾驶证管理制度还将继续优化。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在研究探索更加科学的驾驶人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根据驾驶人的信用状况、驾龄长短、违法记录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管理。未来,还将推进驾驶证国际互认,为我国公民"走出去"提供更多便利。

回顾这项政策的出台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变革理念——从"重管控"到"重服务",从"一刀切"到"分类别",从"人工审批"到"智能监管"。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驾驶证管理上,也反映在整个政府治理体系的转型过程中。

对广大驾驶人而言,"终身免检"既是一项便利,也是一种责任。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更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驾驶习惯。只有每个人都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才能共同构建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你对驾驶证"终身免检"政策有何看法?是否已经申请或者打算申请这项服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让我们一起探讨这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效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