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功率半导体与固态电池:联合电子、基本半导体、东风汽车的三重突破

2025年的汽车产业,正在加速驶入“新三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在这股浪潮下,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国际半导体巨头与高校科研力量,正通过不同的路径切入并推动汽车产业变革。

热管理、功率半导体与固态电池:联合电子、基本半导体、东风汽车的三重突破-有驾

近日,三则重磅新闻无疑给行业注入了新的思考:

联合电子首款 PHEV热管理集成模块 实现量产落地;

基本半导体东芝电子元件 达成战略合作,共推功率半导体创新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携手 东风汽车,打造联合研究院,聚焦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与轻量化等前沿领域。

这三起事件背后,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核心零部件、本土产业链和未来技术前沿上的“三重突破”。

01

联合电子:PHEV热管理集成模块量产,切入“温控中枢”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热管理系统成为提升整车能效、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关键。此次联合电子成功下线的 首款PHEV热管理集成模块,是国内在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热管理、功率半导体与固态电池:联合电子、基本半导体、东风汽车的三重突破-有驾

与传统分散式方案不同,该模块采用 高度集成化设计

能效提升:实现电池、电机、电控、发动机及座舱等多系统的热量“按需分配”,相比单一部件散热方案,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可靠性增强:可满足PHEV对高温、高负荷的复杂需求,同时通过精准控温延长电池与电驱动系统寿命。

空间与成本优化:通过减少零部件与管路数量,降低整车装配复杂度,利于平台化拓展。

可以说,联合电子的热管理集成模块是PHEV的 “智能温控中枢”。在电动化趋势下,谁能掌握“热量分配权”,谁就能在续航、可靠性与用户体验上取得先机。

02

基本半导体 × 东芝:功率半导体的国际合作样板

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功率半导体。其作用是负责能量的高效传输与控制,直接影响电驱动效率与整车性能。

热管理、功率半导体与固态电池:联合电子、基本半导体、东风汽车的三重突破-有驾

基本半导体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的战略合作,重点围绕:

技术融合:结合碳化硅(SiC)、IGBT芯片技术与高性能功率模块,提升产品效率与可靠性。

联合研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共同开发适配车载与工业领域的高性能功率模块产品。

市场拓展: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能源管理等应用场景中快速落地。

这一合作具有三重意义:

国产半导体的全球化路径:基本半导体凭借碳化硅技术积累,与国际巨头强强联合,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满足车规级应用需求: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对车规级功率器件的需求急剧上升。

助力碳中和目标:双方均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将产业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目标相结合。

换言之,这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中外在 汽车功率半导体生态 上的一次深度协同。

03

华中科技大学 × 东风汽车:前沿技术的校企共创

如果说联合电子与基本半导体的突破主要集中在当下,那么 华中科技大学与东风汽车的联合研究院,则是在押注未来。

2025年8月31日,联合研究院正式在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落地。其研究方向覆盖:

固态电池:以半固态为过渡、全固态为目标,规划350Wh/kg、500Wh/kg多代产品,直指下一代动力电池。

人形机器人:为智能制造和车载交互探索新的应用边界。

智能车控:推进汽车“软件定义”与底盘、动力系统深度融合。

轻量化:聚焦一体化压铸、热气胀成型、新材料应用,提升整车能效。

这一校企联合模式有三大亮点:

科研与产业融合:高校的前沿研究与车企的量产能力紧密结合,加快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

战略前瞻布局: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等方向,代表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出行的未来潜力。

区域经济赋能:通过研究院落地,推动武汉经开区及中部地区汽车产业升级。

联合研究院的成立,意味着中国车企不仅在追赶当下,更在 预演2030年的产业格局

04

三重突破的产业启示

从联合电子、基本半导体到东风汽车,我们能看到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三重突破:

零部件集成化突破 —— 热管理集成模块代表整车系统级优化的方向。

功率半导体国产化突破 —— SiC、IGBT技术合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高效的能量驱动。

前沿技术战略突破 —— 固态电池与轻量化,决定未来5-10年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这三条路径相互呼应:

热管理模块提升现有车型效率,解决当下痛点;

功率半导体强化电驱动性能,构筑产业链“硬核基础”;

固态电池与轻量化等探索,则押注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这既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整个产业链协同进化的结果。

05

新格局正在形成

2025年的汽车产业,不仅是销量和渗透率的竞争,更是 底层技术架构与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

联合电子代表的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在系统集成上的快速追赶;

基本半导体与东芝的合作,则折射出中国本土技术与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联动;

华中科技大学与东风汽车的联合研究院,则是在为未来十年布局关键赛道。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角色转变。热管理、功率半导体与固态电池,三条赛道交织,正在共同塑造汽车产业的新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