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01预售开启,激光雷达加持,秦L EV和小鹏MONA M03会有压力吗?
早上在小区门口碰到老李,他一边喝豆浆一边刷手机,说:“你看零跑又搞事情了,这B01直接把激光雷达拉进15万以内,你说秦L EV和小鹏MONA M03还咋整?”我笑着回他一句,“这年头电车卷得比楼下的葱油饼还狠。”
其实前两天就看到消息,零跑B01正式预售,10.58万起步价,还能选到13.58万顶配。价格放这儿不说,它主打“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号称五大核心价值——颜值、续航、智享、品质、驾控。反正每次新势力都喜欢讲点这种词,但销量是骗不了人的。最近三个月里,零跑一直混在新势力销量榜前面。这次B01刚开预售热度就上来了,也是因为之前那台B10上市成绩不错,让不少人对它家有点信心。
15万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现在谁都想分杯羹。秦L EV仗着比亚迪的大旗,一直挺吃香,小鹏虽然风头没以前那么猛,但MONA M03也算是它们最新的底牌之一。这仨凑一起,不知道谁更能抓住年轻人。
——
先聊聊辅助驾驶吧,我身边买纯电的小伙伴,有时候问得最多的就是“自动驾驶到底好不好用”。毕竟天天堵路,上下班多累,有个靠谱的辅助系统确实省心不少。
这回零跑B01真是豁出去了,把激光雷达带到了这个价位段,还不是糊弄人的那种。据说全车27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再加一个高通8650芯片(200TOPS算力),支持26项辅助驾驶功能,包括高速领航(NAP)、通勤领航(CNAP)、停车场记忆泊车……这些功能听起来很唬人,不过实际体验还是要等后面试驾才知道。但纸面参数摆那儿,高精度激光雷达300米最远探测距离,还有140°广角,这玩意理论上连马路牙子上的塑料袋都能识别出来。我自己平时最怕就是晚上突然蹦出来个快递箱或者啥异物,有这么一套装备确实安心不少。
而且据说端到端大模型辅助驾驶也安排上了,把原本分开的感知预测规划给合成了一体,用起来延迟更低,在城区复杂场景也敢用。我脑补一下,如果哪天早晚高峰堵在二环辅路,也许不用太担心突发状况?当然现在只能想象,到底好不好使还得等交付以后大家慢慢来反馈。
反观秦L EV,它搭载的是天神之眼C智能驾驶,就是基础版,只能实现高速领航和智能泊车,对我来说城市代步需求更多一点,这方面略微差些意思。而小鹏MONA M03虽然城市、高速、自定义泊车都有,但走的是纯视觉路线,没有激光雷达,那精度肯定跟不上。所以单从配置表来看,目前还是零跑B01的数据比较吸引眼球。不过话又说回来,新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今年的新款总归要比去年强一些吧,就像小时候家里电视机一样,总想着买新的图清楚省事儿。
——
再转回续航问题。我朋友老张之前吐槽过,说买电动车最怕虚标数据,看着漂亮结果实际根本开不到那个数。他特地让我关注一下最近青岛媒体,说看看真实水平到底咋样。官方给出的最高650km续航已经够唬人了,不少网友质疑是不是吹牛皮,所以厂商干脆找来三家权威媒体现场实测了一波。
新车评直接点评:“纯电续航95%完成率,综合8.9kWh/100km。” 新出行则报了89.93%的完成率+9.8kWh/100km。“座椅舒适性不错。” 零炭计划提到充电,“10分钟补180公里”,动力输出线性有劲。如果按最低89.93%算下来,也接近584公里多点,比很多同级车型标称值折损少些,而且30-80%只需18分钟充满,大概喝杯咖啡工夫?兼容90%以上主流快充桩,对于像我这样经常出差的人来说挺友好,以后不用东奔西找专属桩了,只要地图上一搜基本都能插枪补能,不错不错!
再看看对手,比亚迪秦L EV最大545km续航,不过支持800V快充,可以24分钟从低至中段回血50%。小鹏MONA M03官方620km,其实实际估计550左右,并且30%-80%需要25分钟以上时间,相较之下等待时间稍长一点。如果赶时间或经常长途的话,这种细节可能真的会影响选择偏向哪台啊……
——
最后讲舒适性。不管怎么吹技术堆配置,每天下班挤地铁的人骨子里其实只关心两个字:舒服!尤其对于刚组建家庭的小夫妻或者准备添娃的人一辆空间宽敞坐得舒服的轿车简直就是救命稻草。有一次陪朋友去试驾,她第一句话不是问动力,而是摸座椅弹不弹软不软……
这一块不得不提一句八卦,据传闻当初Stellantis集团看中了零跑海外潜力,两家深度合作开发底盘调校方案,要知道雪铁龙、标致这些欧洲品牌调校功夫一直被国内老司机津津乐道。这次在B01身上就体现出来,全系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加全球模拟器调教,据青岛试驾反馈“灵活,好开”,还有后置后驱布局,无论起步还是刹停,都不会出现明显顿挫或者晃动。而且悬挂过滤震动能力强,又保留一定路感,不至于晕乎乎飘忽感重,我个人特别讨厌那种松垮无支撑性的底盘设计,这方面倒挺期待亲自体验一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哈!
相比之下,小鹏MONA M03采用扭力梁非独立悬架,通过减速带的时候颠簸比较明显,更适合市区平顺道路;而秦L EV也是五连杆独立悬挂,不过据部分用户反映共振控制一般,而且整体偏硬朗型,如果遇见烂路容易传递进舱内影响乘坐舒适感觉……每个人接受程度不同,我自己属于腰不好类型,对这种细节格外敏感哈哈哈~
另外值得表扬的是座椅部分,7层结构设计,包括柔软层、高密海绵层,还有消音材料与通风加热模块,全方位照顾不同季节需求。二排28°靠背角度配合纯平地板,就冲这个配置午休趴会儿应该不会腰酸背痛。而对手们,比如秦L EV后排短腿托欠佳久坐累、小鹏M03同样存在承托不足问题,都属于典型“看似无伤大雅但长期使用容易爆发”的隐患点……
—
写完发现信息量真是不少。从价格,到智驾,再到真实续航和日常乘坐体验,每一项都是针尖对麦芒式竞争。今年各家新能源品牌卷出了花样,各显神通。但最后选谁,其实更多时候跟生活习惯有关。有的人追求极致科技、有的人更看重稳定耐用,还有像我一样注重细枝末节,比如夏天屁股闷不闷冬天冷启动有没有噪音……如果预算卡死十五万左右,又恰巧想尝鲜新技术,那这波轮到零跑站C位了?
明天下雨约好了去店里摸摸真皮方向盘,到时候再拍几张照片给爸妈瞧瞧。他们总觉得国产品牌越来越靠谱,可惜他们那个年代没有这么多选择。当年骑凤凰自行車,如今咱挑花眼,也是另一种幸福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