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图片

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引言:暴涨121.44%,净赚2.64亿元。在国内被嫌弃的代步车“老头乐”横扫美国市场,老外爱惨了。

图源:涛涛车业第三季度报告

在新能源车企一片“卷价格、卷智驾”的混战中,一家靠卖“老头乐”的企业,却在美国赚得盆满钵满。

在中国,“老头乐”几乎是“交通顽疾”的代名词。不上牌、不限速、无保险,甚至被多地明令禁止上路。

图源:阜阳公安交警在线公众号


但在美国,这种车却成了高尔夫球场、养老社区、度假村、乃至郊区别墅区的标配“宠儿”。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美国人喜欢它的“简单实用”,喜欢它随取随走、不用考驾照的便利。售价1500美元左右,却成了美国家庭离不开的“第二辆车”。

如今,涛涛车业已在美国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市场逆袭,不仅占据领先份额,还正在冲刺港股IPO。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富三代”放弃家族江山

扛起“老头乐”大旗

涛涛车业的创始人曹马涛,出生于1984年,是个地地道道的80后“厂三代”。和许多继承家业的年轻人不同,他没有继续做父辈的五金和防盗门生意,而是另辟蹊径,把目光瞄准了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细分市场。

曹马涛

2015年,涛涛车业宣告成立,曹马涛开启了他的海外征程。在不少人眼里,押宝低速电动车无异于“跳进火坑”,因为国内市场早已把它贴上“低端、违规、危险”的标签。

而曹马涛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族的全力支持。

祖父曹桂成直接赠予他2850万元启动资金;他父亲曹跃进也在背后全力支持,父亲掌舵的涛涛集团可谓“倾巢出动”不但白送出25项专利和15个商标,还把几条自动化生产线整套过去帮忙,连公司的核心高管和技术中坚也一并派去支援。

这种“家族式助攻”,让曹马涛不用为钱和人发愁,可以把全部精力都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上。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更重要的是,他清楚自己的机会在哪里:在欧美新能源政策的东风下,一个由高尔夫球场、养老社区构成的“缝隙市场”正待开发。低速电动车正是切入这一市场的理想工具,它避开了与传统车企的正面竞争,能以“以小博大”的方式,用最低成本快速验证商业模式。

于是,他带着团队在美国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法规限制、消费者偏好、使用场景;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研发智能互联系统,增强用户体验。

通过这一系列布局,曹马涛不仅把“老头乐”从乡镇小玩意升级为符合海外市场标准的产品,更形成了初步的渠道和技术优势。

图源:网络

再加上涛涛车业起步时就“不差钱、不差人”,这让它从一开始就跑得比大多数新公司更稳、更快。

也正是这套先天优势,让它后来能迅速打入北美市场,铺好了通往全球化的底子。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从“路边笑话”到“美国爆品

涛涛车业的出海方程式

涛涛车业把“老头乐”从街头笑柄变成沃尔玛货架上的常客,核心是一套可复制的出海方程式。

把产品做成“合规版”把渠道变成自有通路、把产能落在市场附近。三条线同时发力,市场壁垒就被体系化地构建起来。

第一条线,产品本土化,把“准入”做到位,从设计源头就对标欧美法规。

舒适性、刹车与灯光、必要的被动安全升级以及基础互联功能全改到位。那几年,别人还在琢磨怎么便宜出口,它已经在研究怎么“合规入场”

图源:youtube

最后,涛涛的车成了少数能堂而皇之摆进沃尔玛、Target货架的中国品牌。

第二条线,渠道掌控,少走中间商,毛利才能跑出来。多数出海企业依赖代理、经销商,利润在分层中被稀释。

涛涛采取直连零售与自营并举的策略。

一方面把产品铺进沃尔玛、Target、BestBuy等大型连锁,获得一次性大批量曝光与铺货;

图源:沃尔玛

另一方面强化自有渠道(独立站、与亚马逊/eBay等平台直连)做品牌和复购。

线上提供流量与故事化内容,线下提供体验与信任,两者形成互补,既把客单价和转化率做上去,也把渠道利润留在公司账上——这直接支撑了其近40%的毛利表现。

第三条线,产能与供应链的“就地化”配置,既是成本管理也是合规策略。涛涛没有把全部生产留在国内再长途输送,而是建立“中国研发 + 东南亚成本线 + 北美就近交付”的三角布局。

中国总部是“大脑与心脏”,负责最核心的研发和关键零件升级;东南亚的工厂像“灵活的手脚”,凭借成本优势高效完成组装任务;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而美国本土工厂则是“聪明的前台”,专注做好本地配送、售后,并灵活应对当地政策。三者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全球协作链。

这样的布局同时解决了三件事,规避关税或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弹性;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提升交付与售后体验;本地化生产也更容易与零售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一套打法下来,涛涛车业的产品标签就彻底变了——从“便宜货”变成“中产玩具”


高尔夫球场里、户外露营地上、TikTok短视频里,全能看到它的车。场景带动销量,销量反哺品牌,一条完整的飞轮已经转了起来。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毛利率爆表,净利润飙升

“老头乐”吊打同行

你绝对想不到,一个被国内嫌弃的,居然能在财报上把比亚迪都比下去。2025年上半年,涛涛车业的毛利率高达39.99%,这一数字把一众新能源车企远远甩在身后。

图源:涛涛车业2025年半年度报告

同一时期,比亚迪只有18.24%,赛力斯也才28.93%。涛涛靠着卖“平价车”,硬是跑出了堪比豪华品牌的利润水平。

图源:比亚迪2025年中期报告

图源:第一财经

为什么这款低速代步车能做到如此高的利润?其中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成本控制与产品优化。

首先是在供应链层面,涛涛车业通过核心部件的自研自产,实现了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双重把控。这一模式不仅直接贡献于更高的毛利率,也使其生产体系能够有效抵御外部供应链的波动风险。

相较于许多依赖外部供应链的公司,涛涛车业能在成本和质量之间找到一个更优的平衡点。

其次是产品设计的精准定位。虽然“老头乐”起初以低价为卖点,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涛涛车业不断在产品上做出改进,包括智能化升级、人性化设计和安全性增强等。这些升级使得消费者愿意为其额外付费,从而提升了每一辆车的附加值和毛利空间。

此外,涛涛车业还实现了研发与生产的高度协同。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次技术创新都能够迅速转换成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2024年,涛涛车业的研发投入达到1.2亿元,截至目前,他们已经拥有465项专利,这一投入无疑推动了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反响。

图源:涛涛车业2024年年度报告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举措共同推动了涛涛车业的利润飞轮效应。高毛利带来充足现金流,而充足的现金流又能为研发和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产品迭代和销量增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024年,公司现金流净额2.12亿元,钱包是鼓鼓的。有了这笔钱,接下来无论是扩大规模还是抢占市场,都能放开手脚去干。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总而言之,涛涛车业用低速代步车打造出一条利润飞轮,短时间内完成了从“被嫌弃的产品”到“净利润爆表明星股”的逆袭。这也为后续赴港IPO积累了强大的财务底气和市场口碑。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风光背后的压力与隐忧

港股之路不简单

从北美打下江山之后,涛涛车业的目光已经不止于美国。曹马涛深知,“单一市场就是风险”,于是,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搭建生产和销售网络,“中国、东南亚、北美”是涛涛车业的三大生产基地。本土化生产不仅规避了贸易壁垒,还降低了物流成本,让产品在不同市场快速响应需求。

图源:涛涛车业官网

资本层面同样动作频频。2023年,涛涛车业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超过20亿元,用于智能电动车产能建设、研发中心搭建和营销平台扩张。

如今,公司又盯上港股市场,计划进行国际化融资,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和资金实力,为海外扩张和技术研发铺路。

然而,风光背后也暗藏隐忧。首先是成本压力,原材料、研发投入、海外工厂运营和物流开支不断攀升。尤其研发的投入,2021年到2024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6290万元、6435.59万元、8765.42万元、1.25亿元,研发成本逐年增加对利润空间形成一定挤压。

其次,机构投资者对高估值也显现出谨慎态度,股价翻三倍固然亮眼,但机构资金的谨慎也在增加。高成长意味着高波动,一旦港股行情转冷,涛涛车业能否稳住信心,还要看它的业绩兑现能力。

除此之外,品牌历史包袱仍是潜在风险。


虽然在海外市场几乎零争议,但“老头乐”在国内的安全性、形象争议一度被放大。如今企业正努力通过智能化、合规化生产摆脱“低端代步车”的刻板印象。

更宏观的挑战在于整个新能源市场正进入高竞争阶段。


根据 Statista 数据,2025年全球电动车市场规模预计达 78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 6.01%,到2029年有望突破 9900亿美元。

图源:Statista


看似巨大的增长空间,也意味着更密集的竞争与更高的技术门槛。涛涛车业要从“高增长公司”进化为“高壁垒企业”,光靠性价比远远不够。

可以说,港股IPO是一次再出发的考验

总结来看,涛涛车业的港股IPO不仅是资本运作,更是全球扩张战略的关键一步。从低端代步车起家到北美市场霸主,再到全球布局,曹马涛用10年时间证明了“低门槛生意也能玩出高科技、高利润、国际化”的奇迹。

接下来的港股征程,将检验这位“厂三代”在全球市场的真正耐力,也将决定涛涛车业能否稳坐跨境电动车细分赛道的王座。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暴涨121%,净赚2.64亿!80后小伙靠低速车打遍北美,老外开心坏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