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九月份的成绩单发下来了,智界同学总分6189。
我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没错,就是这个数。
这感觉就像你考试前天天在朋友圈立flag说要考清华北大,结果发下来一看,离本科线还差着一大截。
这就有点尴尬了,毕竟之前那上市44天累计大定38000台的海报,墨迹还没干透呢。
这三万多人的捧场团,是路上堵车了,还是集体跑去看隔壁问界的演唱会了?
让我把记忆的磁带倒回去一下,也就去年冬天,智界R7刚出来那会儿,简直就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圈最靓的仔。
一个月卖掉15903辆,那数据,红得发紫,多少友商晚上睡觉都得拿针扎小人。
发布会上,余承东那嘴角的弧度,比新车的腰线还漂亮,仿佛已经提前把庆功香槟给开了。
那时候谁都觉得,问界M7的奇迹,这不就又要在亲兄弟身上上演一遍了嘛。
可惜啊,生活这玩意儿,总是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来一记清脆的“大耳刮子”。
进了2025年,智界就像被谁拔了网线,突然就掉线了。
S7成了“千辆困难户”,死活卖不动;R7也跟断了电的跑马灯似的,光芒迅速黯淡。
江湖上调侃“一年磨三剑,剑剑是摆设”,话糙理不糙,这产品迭代的速度,跟市场大爷的口味,显然是没对上。
这剧本咋就跑偏了呢?
病根儿还得从娘胎里找。
在智界1.0那个时代,华为负责天马行空地画蓝图,奇瑞呢,就吭哧吭哧地负责生产和销售。
这俩巨头,名义上是亲密战友,实际上呢,各玩各的,中间像是隔着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华为的技术优势、渠道资源,跟奇瑞的生产线,就没能真正地拧成一股绳。
这就像你组了个乐队,主唱嗓子是世界级的,吉他手是殿堂级的,结果俩人彩排都不在一块儿,这能演出好效果才怪了。
所以啊,这回奇瑞也是下了狠心,直接来了个“格式化重启”,砸了上百亿,搞了个新公司,风风火火地开启了智界2.0时代。
新车价格也放低了姿态,那套“先交钱后提车”的预售玩法又来了,大定数据也确实好看,一度让我以为那个王者真的要回来了。
结果呢?
九月的现实,比东北的冬天还冷。
不管是第三方说的6189辆,还是奇瑞官宣的7882辆,跟那三万八的大定比,都像是个笑话。
这中间凭空消失的两万多个订单,究竟是产能的锅,还是用户们用脚投了票?
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最扎心的是什么?
是在鸿蒙智行这个大家庭里,严重的“偏科”。
你看九月份,全家总共卖了五万多台车,隔壁问界一个优等生,就占了快八成。
尤其是那个问界M8,单挑一个车型,销量就是智界全家桶的三倍还多。
这就好比一个班里,第一名考了150分满分,你连及格线都没到,老师还得安慰你说:“没事,咱们都是一个班的。”
这安慰,你听着糟心不?
这么一来,问界的存在,对智界来说,既是块可以借鉴的“垫脚石”,也是座难以逾越的“五指山”。
成功经验就在眼前,可成功的压力也压得人喘不过气。
消费者的钱袋子就那么大,在同一个“华为严选”的货架上,凭什么要选你这个销量平平的,而不去选那个销冠王呢?
所以说,智界2.0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就演得有点磕磕绊绊。
这首月的“大考”失利,虽然不能一棍子打死,但警钟绝对是敲得震天响。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修罗场里,没人会给你太多试错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次智界是暂时性的“水土不服”,还是说,它真的很难再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了?
评论区里,留下你的高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