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充电桩98.4%的覆盖率,可为啥电车车主还是慌?
前阵子刷新闻,看到交通运输部说全国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经干到 98.4% 了,6.2 万个充电车位等着用。(信息来源:交通运输部)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覆盖率,电车跑长途不是稳了?
结果转头第二天就在服务区看见一排新能源车排队等充电,特别是有个大哥蹲在车边刷手机,表情比学生等高考成绩还凝重。
按理说,覆盖率这么高,车主们的焦虑该少了吧?
可现实是,节假日热门服务区的充电桩照样排长队,有人甚至得等两三个小时。
后来琢磨了一下,问题可能出在 “有” 和 “够不够用” 是两码事 —— 就像商场厕所再多,赶上高峰期照样得排队。
而且,剩下的 1.6% 没覆盖的服务区,基本都在青藏高原、偏远山区这些地方。
这些路段本来车就少,电网也弱,建桩成本高,维护更难。
真跑长途的电动车车主,地图上显示有桩,开过去发现是坏的,或者压根没有,那才叫绝望。
不过话说回来,进步是真的大。两年前高速上新能源车占比才 10% 左右,现在飙到 20% 了。
这说明啥?大家确实敢开电车跑长途了,但信心和体验之间还有道坎儿。
比如快充技术能不能再提速?故障桩能不能秒修?热门线路能不能提前分流?这些细节解决了,才能真正的解决 “里程焦虑” 。
这么一想,98.4% 不是终点,倒像是个新起点。
就像当年手机信号覆盖,先解决 “有没有”,再拼 “快不快”,最后才是 “稳不稳”。
电车充电桩的路,估计也得这么一步步走。
你们觉得,高速充电桩还差哪一步才能彻底解决里程焦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