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分钟大定订单突破一万辆,全新智己LS6以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引领家庭智能电动新潮流

刚遇到一辆智己LS6,拉开车门我就觉得,跟我之前试过的电动都不一样。那天伙伴在旁边说:这车价格还挺亲民的,性能还不牛?我心想,真实感受究竟如何,不能只听走过场。

其实我一开始对这增程系统还是有点偏见的,觉得像个假电车凑个数。谁知道,刚才翻了下笔记——官方说,恒星超级增程可以支持1500公里续航(这段先按下不表),那是极少数车型能做到的,能达到这个距离,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纯电的里程焦虑。这续航真的靠谱吗?我试着用生活比喻来说——就像你跑长途,车子带了个备用油箱,续航就能大幅延长,但实际上用起来,还是得看补能方便不方便。

27分钟大定订单突破一万辆,全新智己LS6以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引领家庭智能电动新潮流-有驾

什么让人觉得这车有点扎心?我看了价格段,19.79万到26.99万,跟那些标榜高科技的车比,真算性价比不错(样本有限,不一定代表全行业),尤其是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空间够大,后排充裕,后备箱又大(胡先生说的,反正我也偶尔愧疚带娃过程中不够用)。假设硬要比,比起某些同级平庸的车型,LS6的空间体验明显更贴近生活。

这车的灵蜥数字底盘我以前没怎么关注,居然还能用爆胎稳定控制。我心里默语:别一不小心真的爆胎,车还能稳得住?我猜可能是传感器判断胎压,一旦出现漏气,系统会自动调节相应轮胎的压力,保持平衡。实际上像我们平时跑高速,遇到爆胎就是拼运气了,灵蜥的这个技术我没细想过,可能是有点黑科技在里面。

27分钟大定订单突破一万辆,全新智己LS6以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引领家庭智能电动新潮流-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得提醒自己别被这些数字蒙蔽。整个车在实际操控上,和我之前试过一些更贵的车差距不会很大,至少感觉没有溜滑到极致,但又比纯电的平顺感强。官方标注,四轮转向、最小转弯半径4.49米。这不是说夸张点,路遇窄巷子,转个弯像打转转盘一样顺滑。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展车的轮毂涂料特别有质感,看起来高端、细腻。这点也挺代表我周边人的心态:愿意为细节钱包多掏点。操控的细节到底在平常用车中多体现?我估算,百公里能耗大概在17-19度(体感),充电15分钟补充310公里(估算实际,可变),成本也不算太高,电费大概每公里0.2元左右。

这辆车还搭载了英伟达Thor芯片的Momenta智驾,520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300米,点云处理能快好几倍。很多人会担心智能驾驶复杂易出错,我倒觉得,别摇头太快,技术成熟的系统,从安全角度看,也比一个人看路靠谱多了。我更关心,未来这些智能系统会不会越开越智能,变成一个会自己下棋的车。

27分钟大定订单突破一万辆,全新智己LS6以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引领家庭智能电动新潮流-有驾

问个突兀的问题:你送朋友出门,怎么告诉TA这车其实挺智能的?我考虑过,可能说——不用担心,无聊的时候可以让它陪你聊聊,自动找歌,导航啥的都挺顺。诡异的是,这类车直接搭载AI助手,感觉像是在多一个伴伴,也挺贴心。

我眼睁睁看着,智己的置换补贴逼得人心动,不少人直接打电话预约试驾。现场签订瞬间都快快的,销量上涨得比去年离婚率还快。这个市场的魅力嘛,就是要逼着你不断折腾,最后车成了我们家第二个钱包。

27分钟大定订单突破一万辆,全新智己LS6以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引领家庭智能电动新潮流-有驾

面对那么多新技术、新配置,你会不会觉得,搞得太繁琐,觉得多此一举?我有点厌烦(自我调侃),其实也不光是技术,体验中那些细节设计才是真正的门道。IM AD 3.0智能驾驶系统支持无图城市NOA,那就意味着我可以在工程难题中放松点——直觉告诉我,未来不用再像以前开车拼死拼活了。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车的科技其实还是在人手里。就像那天修理工说:这车比我想象中要复杂得多,整合了那么多传感器、算法,唯一不变的是,我每天都得学。你会不会觉得,技术越厉害,未来越依赖人类与机器的合作?我确实融不进那句AI无误这话。

27分钟大定订单突破一万辆,全新智己LS6以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引领家庭智能电动新潮流-有驾

留个悬念: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有时候会站在新闻或展台前面,盯着一辆车,看得长长久久——想着它不仅代表技术,更代表我们生活的点滴变化(这段没细想过,不确定)。下一次,看到新车的细节,比如那个轮胎的花纹,或者那块中控屏幕的颜色,你会不会也会突然停下来想——这辆车,究竟能陪我走多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