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掌门人反思:德国人工作“不够卷”?

近,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在功劳簿上躺了太久。” 这句话,不仅是对大众汽车自身困境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德国汽车工业转型困境的深刻洞察。

奥博穆坦诚地指出了大众汽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产品设计有待提升、软件问题严重、中国战略与市场脱节、关键技术落后等等。他坦言,大众过去依赖“德国研发生产,全球销售”的模式在全球化、区域化需求差异加剧(尤其是中国)和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显露滞后,导致其在消费者偏好转变上缺乏足够敏锐度与行动力。

大众掌门人反思:德国人工作“不够卷”?-有驾

面对中国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大众汽车正在积极调整战略。奥博穆透露,未来两年内,大众将在中国市场推出30余款全新车型,这些产品在技术、成本水平上都能与中国对手旗鼓相当。为了应对中国消费者对增程式车型的青睐,大众打破纯电单一路线,以合资身份推出增程式车型ID.ERA,果断切入该赛道。

此外,大众还积极借力本土资源,与地平线合资成立酷睿程,专注研发中国市场的智驾技术;并与小鹏汽车合作,全力开发适用于在华CMP/MEB平台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大众对中国市场逻辑的重构,以及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理解。

大众掌门人反思:德国人工作“不够卷”?-有驾

奥博穆的反思,也引发了外界对德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从能源危机到电动车市场遇冷,从高福利制度到全球供应链动荡,多重因素交织构成了德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完美风暴”。大众的裁员决策,或许只是德国工业艰难转型期的开始。

德国汽车工业需要反思过去的成功带来的战略惰性,以及对时代变革的迟钝反应。大众汽车正在进行的艰难转型,能否终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重获领先地位,取决于其能否将深刻的自我批判转化为持续、坚定且有效的执行力。

大众掌门人反思:德国人工作“不够卷”?-有驾

中国汽车市场“卷”字当头,大众汽车积极调整战略,能否卷出一片新天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