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那辆8吨重的乘龙卡车,像个翻盖手机似的倒扣在理想i8车头上。 100公里时速对撞,卡车轮胎离地、驾驶室前倾这画面半个月前刷爆全网。 眼尖的人发现卡车方向盘logo没打码,东风柳汽连夜发声明:“测试场景严重脱离实际! ”
中国汽研说测试合规,理想强调“180吨冲击验证”,卡车人心里门清:谁家重卡会和小轿车100码对撞? ,乘龙重卡驾驶室装着四层吸能结构,按国家事故数据库统计,这种前倾脱离概率不到0.1%。
一、被撞出来的“扫地僧”
要不是这场风波,很少有人知道东风柳汽的来头。 1969年造出广西第一台车时,柳州厂房还是用竹棚搭的。 1981年搭上东风集团这艘央企巨轮,军工标准刻进基因现在风行MPV的骨架钢材,和航母甲板是同一钢厂供货。
345万平方米的柳东基地藏着商用车秘密:生产线能同时组装乘龙重卡和风行MPV。 工人老李开玩笑:“上午拧卡车螺丝,下午装轿车沙发,午饭换车间得骑电动车。 ”
二、安全不是特效秀
理想测试视频里“飞起来”的卡车,现实中装着保命机关。 乘龙驾驶室像俄罗斯套娃:最外层抗冲击钢板,中间蜂窝铝缓冲层,内层高强骨架,最里侧还有柔性防护层。 撞车瞬间,驾驶室会向后滑移50厘米,留出“生存空间”。
东风柳汽的碰撞实验室更常做另一种测试:用15吨液压机压顶。 这是欧盟ECE R29法规的必考题,比轿车对撞更贴近真实事故。 2024年他们路上实测数据显示,装了AEBS自动刹车的卡车,追尾率降了37%。
乘用车那边,风行游艇去年拿C-NCAP五星时,83.3%的得分率让同行嘀咕:“这MPV比SUV还硬? ”新出的星海V9更狠,车身用上1500MPa热成型钢,相当于指甲盖上站头大象。
三、两条腿跑出中国赛道
卡车司机张师傅去年换了乘龙翼威2电动轻卡:“充15分钟跑200公里,比柴油车每月省3000块。 ”这款“闪电充电”的轻卡,电池包藏在底盘大梁里,过坑不怕托底。
乘用车展厅里,年轻人围着星海S7转悠。 销售小陈指着一体压铸的后底板:“特斯拉同款工艺,咱卖16万。 ”无框车门和软硬可调悬架是标配,5.45米转弯半径菜市场调头一把过。
四、卡车运货,也运希望
在缅甸矿区,乘龙重卡拉着翡翠原石翻山。 工程师老王蹲点三个月改出的加强悬挂,让卡车在炮弹坑路上照跑60码。 泰国用户更关心电池防锈,柳汽给电池包穿上“雨衣”IP68防水等级,泡水1米深半小时没事。
“望子乘龙”助学计划贴满东南亚维修站。 越南卡车司机阿强的女儿去年考上清华,东风柳汽出了四年学费。 每卖出一辆车,就有100元打进智能义肢基金,广西截肢少年小吴去年安上机械手,现在能写毛笔字。
尾声:碰撞实验室的灯光彻夜亮着
理想事件后,东风柳汽开放了碰撞实验室。 记者看到一台乘龙卡车正在撞击混凝土墩,驾驶室仅轻微变形。 技术总监指着墙上的标语:“安全是让风险消失,不是拍科幻片。 ”
视频网站新上传的卡车测试视频,弹幕还在吵架:“该信180吨冲击力,还是信71年造车经验? ”评论区有人甩出截图去年某品牌电动轿车撞上高速遗落轮胎,A柱弯折成直角。
当碰撞测试变成流量密码,我们该相信实验室数据,还是路上滚动的车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