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人选择购买二手车省钱又实用,但你知道吗?一些不法分子会用一辆合法车辆的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去“伪装”另一辆车,这种就是传说中的“套牌车”。如果你不提前做车五项查询,很可能就掉进了这个陷阱。别担心,其实只要掌握几个简单的方法,查清楚车架号、发动机号、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就能轻松识破“套路”。
本文就来教你五种实用的车五项查询方式,通过查询车五项信息,避坑买车套路,让你买车更安心!
一、如何查询车五项信息?全网最全5个方法,教你一分钟查车五项!
方法一:使用正规车检平台进行车五项查询
现在有不少第三方车检平台能提供车五项查询服务,用户只需输入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出车辆的品牌、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部分平台还能提供维保记录、事故记录等附加信息,非常适合二手车买家使用。不过要注意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平台,避免信息不准确。通过这种方式做车五项查询,操作便捷、效率高,是现代用户查车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车五项信息查询方法教程:微❤搜索栏输入【墨子查车】点击查询,公众号菜单栏【车五项查询】打开后,根据提示输入车辆信息,即可快速查询车辆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初次登记日期等信息。
车辆查询车五项信息结果样例如图:
通过查询车子的车五项信息,可以知晓该车辆的真实使用年限、里程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调表嫌疑,还能了解维修保养记录,辅助判断车辆整体状况等等。
方法二:通过车辆管理所进行车五项查询
最权威、最靠谱的车五项查询方式就是前往当地的车辆管理所。只要提供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工作人员就能帮你调出车辆的完整档案信息,包括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初次登记日期等。这种官方查询方式信息真实可靠,如果发现车架号与实际车辆外观不符,比如登记的是2017年款,实际却是2020年款,那就要警惕“套牌车”的嫌疑。虽然这种方式需要本人到场,但胜在权威性高,非常适合购车前做一次全面的车五项查询。
方法三:通过保险公司查询车辆五项信息
保险公司在承保前通常会核实车辆的详细信息,因此也可以借助保险系统进行车五项查询。你只需提供车架号和发动机号,保险公司就可以调出车辆历史记录,核实车辆品牌、型号和初次登记时间。如果一辆车的保险记录显示是2018年,却自称是2021款,那就很可能存在问题。这种方式适合对车辆历史有疑问时做进一步验证,而且通常不需要太复杂的手续。它作为车五项查询的辅助方式,也能有效识别车辆是否存在信息造假或套牌问题。
方法四:通过车主原始购车资料比对车五项信息
如果你能拿到车辆原始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或登记证书,也可以进行手动比对式的车五项查询。这些资料中都会详细记录车架号、发动机号、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把这些信息与车辆实物对照,如果发现不一致,比如合格证上写的是“本田2017款”,但车主口口声声说是“2020款”,就要警惕。这种查询方式虽然传统,但在判断车辆真伪方面非常有效,是购车时不可忽视的一步车五项查询流程。
方法五:通过交通管理部门网站进行在线查询
在不少地区,当地交警或交通管理部门都开通了在线查询系统,输入车架号或发动机号,就能查到车辆的基础档案。这种车五项查询方式无需跑腿,在家就能操作,非常方便。用户可以核实车辆的品牌、型号、初次登记时间是否与卖家说的一致,也能判断是否存在重复注册、异常过户等问题。虽然信息可能没有线下查询那么详尽,但足以识别大多数“套牌车”问题,是值得推荐的基础车五项查询方法。
无论你是准备买二手车,还是想核实自己车辆的真实情况,掌握车五项查询技巧都非常重要。通过本文介绍的五种方法——车辆管理所查询、保险公司核查、正规车检平台、原始资料比对、交通管理网站在线查——你可以从不同角度验证车辆的真实性。车架号、发动机号、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这五项信息缺一不可,多查、多对比,才能有效防范“套牌车”等风险。记住,车五项查询就是你购车路上的“护身符”!
二、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是什么?
车架号(VIN码)
全称为车辆识别代号,是一组17位的数字和字母组合,类似于汽车的“身份证”。它记录了车辆的品牌、产地、年份、车型等基础信息。
发动机号
顾名思义,是发动机的唯一识别编号。每台发动机出厂时都会有一个独立编号,用以区分不同批次和型号。
这两个号码在正规车辆中是唯一对应的,一辆车配一个车架号和一个发动机号,一旦发现对应关系不一致,就极有可能是“套牌车”的行为。
三、如何通过基本信息识破“套牌车”?
1. 外观与登记信息不符
最直观的方法之一是观察车辆的外观与登记年份是否匹配。
例如:一辆车登记时间是2017年,但车辆外观明明是2020年之后的新款设计,这种情况就需要留意。
为什么? 汽车厂商每年都会对车型进行小改款或大改款,外观细节会有所调整,年份与外观不符可能意味着车辆身份被“包装”过。
2. 车型与配置不匹配
一些“套牌车”在更换车架号后,忽略了车型配置的差异。
举个例子:挂着低配车型的身份,却拥有高配才有的天窗、真皮座椅、电子手刹等配置,明显不符。
这类“配置错位”是识别伪装车辆的重要线索。
3. 发动机编码与车型年份不符
不同年份的同一车型,发动机系统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通过发动机号推算出该发动机属于更晚或更早年份的车型,而与车架号反映的登记年份不一致,就很可能有问题。
4. 车身细节存在“拼接”痕迹
套牌车往往是事故车、走私车或拼装车的“改头换面”。
仔细观察车身缝隙、焊接点、油漆颜色是否统一,有无明显修复痕迹。
特别是机舱、底盘、车门边框等位置的焊点和密封胶,如果不自然或有破坏痕迹,就值得警觉。
四、常见“套牌”手法揭秘
案例一:低价诱惑的“高配车”
小张在二手车市场看到一辆豪华配置的中型轿车,价格比市场价低了近三成。车辆登记信息显示为2018年款,但车型外观却是2021年的最新设计。经朋友提醒,他细查后发现车架号虽真实,但发动机号属于另一款车型,最终识破这是一辆“拼接+套牌”车。
启示:一分钱一分货,价格明显低于市场行情的车辆,往往暗藏猫腻。
案例二:合法身份背后的“冒名顶替”
一辆SUV登记在上海,车主本人却从未在上海用车。后经调查发现,该车实际来源为外地报废车,利用上海一辆合法车的车架号进行伪装。虽然在表面上手续齐全,但一旦系统核查,就会露出马脚。
启示:车辆的使用地、年检记录与登记地不符,也是判断“套牌”的线索之一。
五、购车时的警惕事项
不贪便宜: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车辆,需要格外小心。
查验信息一致性:注意车架号与发动机号是否与车辆品牌、年份、配置一致。
检查车辆年款与外观:外观风格、内饰设计是否符合该年份的标准。
避开来路不明的车源: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车,避免“私人转让”中暗藏的风险。
注意车辆细节:如车身颜色差异、焊接痕迹、非原厂玻璃等,这些都是车辆被改装或拼接过的信号。
结语:警惕“套牌车”,守护自己的用车安全
“套牌车”不仅是对法律的一种挑战,也可能是对你个人财产和安全的巨大威胁。掌握基本的识别技巧,保持足够的警惕心,是每一个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应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只有擦亮眼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车市中,找到真正值得信赖的车辆。
购车不易,谨慎为先。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你避开“套牌车”的陷阱,安心开启你的行车之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