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
一辆曾经在川渝街头巷尾跑出租、拉货、送娃上学的“老野马”,现在居然要搞换电重卡、杀进新能源专用车赛道,还被一家神秘资本从破产边缘一把捞起——这剧本,比《狂飙》还刺激!
我说的,就是四川野马汽车。那可是咱四川人自己的“川汽名片”,80年代末就出道的老牌车企,曾经靠着一辆“野马F12”火遍小县城,连福特都告它商标侵权,结果它反手赢了100万赔偿金,直接封神!那会儿的野马,真有点“川渝小钢炮”的味儿。
可谁能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匹“野马”后来跑着跑着就瘸了腿,产品跟不上节奏,技术更新像蜗牛爬,销量从4万多台直接干到不足2万,负债38亿,成了富临集团手里烫手的山芋。
2019年,雷丁汽车来了,花14.5个亿把野马全盘接手,想借它的“双资质”——也就是燃油车+新能源车生产牌照,从“老头乐”升级到正规军。这操作,说白了就是“借壳上市”的车圈版。雷丁确实也搞出了雷丁芒果,一年卖了3万多台,看着有点起色。
结果呢?市场太卷了。电池涨价、竞争拉满、资金链一断,雷丁自己也倒了。2024年3月,法院正式受理雷丁破产重整。野马呢?也被挂上失信名单,股权冻结,眼瞅着就要凉透。
但!就在这节骨眼上,广东的云鹰新能源出手了。6月,他们拿下雷丁的母公司比德文控股,等于间接接盘了野马。这操作,简直就是“救驾”现场。
云鹰的动作快得像闪电。7月,野马立马和北汽制造(成都)成立三家新公司:野马巴顿(四川)汽车科技、专用车制造、还有重型汽车公司。名字听着就硬核,一看就是冲着工程车、物流车、换电重卡去的。
更狠的是,8月25日,一家叫“云界智能汽车(成都)有限公司”的新势力横空出世。查了下股权,野马汽车是第二大股东。这布局很明显了——云鹰想用野马的“双资质”当跳板,打造一个新能源换电出行生态,专攻网约车、换电重卡这些B端市场。
顺便提一嘴,工信部9月9日刚发话:“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话一出,等于给云鹰和野马这对新组合打了强心针。
现在的野马,领导层也全换了。新任法人叫李世伟,空降而来,明显是云鹰的人。公司还自己搞了个“川汽云鹰特种车”,经营范围清清楚楚写着“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零部件研发”——这哪是苟延残喘,这是要全面重启啊!
你说这算不算野马的第三次“自救”?第一次靠富临输血,第二次靠雷丁借壳,这次靠云鹰赋能。前两次都翻车了,这次能成吗?
我倒是觉得,这次有点不一样。以前是单打独斗,现在是“资质+资本+场景”三合一。野马有牌,云鹰有钱,北汽有制造和渠道,目标又是相对低频但刚需的专用车市场——不像家用轿车那么卷,反而有机会跑出差异化。
当然,牌再好也得会打。野马这三十年起起伏伏,缺的从来不是机会,而是持续的产品力和战略定力。云鹰能不能真正激活这匹“老马”,还得看接下来的产品落地、供应链整合和市场反馈。
但不管咋说,这匹沉寂多年的“野马”,总算又站起来了。至于它能不能在新能源的草原上重新奔腾,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