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吉利银河E5将7月24日上市 现款售10.78万起

2026款吉利银河E5将在7月24日上市——这个消息一出,不少关注A级纯电SUV的车友估计已经开始盘算钱包了。毕竟,现款银河E5可是个“狠角色”:上市不到一年,累计销量破13万辆,连续6个月月销过万,直接刷新了同级交付纪录。而这次改款,虽然还是那句“预计调整配置”,但结合它过往的打法,我敢说,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小修小补”。那么问题来了:新款到底“新”在哪?现款10.78万起的定价已经够狠,新款还能再卷出什么新高度?

外观:简约不简单,风阻0.269Cd藏着大讲究

先说外观。银河E5走的是“科技极简风”,乍一看没太多花哨线条,但越看越耐看。前脸封闭式设计,贯穿式灯带+分体式大灯,夜间点亮时辨识度拉满。车身尺寸为4615/1901/1670mm,轴距2750mm,属于标准的A级SUV身材,但轴距接近B级车水平,这意味着什么?后排空间大概率不会憋屈。

最让我佩服的,是它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269Cd。可能有人觉得:“风阻又看不见,有啥用?” 我打个比方:风阻就像开车时一直有人在车后拽你,风阻越小,车子“被拽”的力就越小,跑起来更轻松,电耗自然更低。尤其在高速上,风阻每降低0.01Cd,续航能多出5-8公里。银河E5这0.269的成绩,放在同级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甚至不输一些更贵的车型。

我自己试驾过一次,跑高速时特别明显:120km/h巡航,电耗稳定在14kWh/100km左右,比同级别某些车型动辄16-18kWh低了不少。这不是玄学,是实打实的空气动力学优化带来的红利。

内饰:15.4英寸2.5K屏+龍鹰一号芯片,车机流畅得像手机

坐进车内,第一眼就被那块15.4英寸的2.5K悬浮中控屏吸引。分辨率够高,色彩细腻,阳光下也不反光。搭配10.2英寸液晶仪表,双屏联动,科技感直接拉满。

但真正让我惊艳的,是它搭载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背后是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龍鹰一号。这颗芯片有多强?这么说吧,很多同价位车型还在用8nm甚至11nm的老款芯片,系统卡顿、语音识别慢是常态。而银河E5的车机,打开高德地图、切换音乐、调空调温度,几乎无延迟,语音助手“你好,银河”响应速度堪比手机Siri。

我试过一次连续指令:“打开车窗20%,调低空调2度,播放周杰伦的歌”,系统一气呵成,没卡壳也没误解。这背后不仅是芯片强,Flyme Auto的系统优化也功不可没。车机流畅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每天用车的心情,这点银河E5拿捏住了。

动力与续航:160kW单电机+6.9秒破百,日常通勤绰绰有余

动力方面,全系标配单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峰值扭矩320牛·米,官方0-100km/h加速6.9秒。说实话,这个数据在电动车里不算“炸裂”,但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完全够用甚至有点富余。

我试驾时特意体验了中段加速(60-100km/h),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明显,超车干脆利落。城市里穿行,动力随叫随到,完全没有燃油车的迟滞感。

续航提供两个版本:49.52kWh和60.22kWh电池,对应CLTC续航440km和530km。这里我得提醒一句:CLTC是理想工况,实际续航打个9折比较合理。也就是说,530km版本日常跑个470km左右是没问题的。

更关键的是,它支持快充,SOC 30%-80%仅需20分钟。这意味着,中午吃饭+充电半小时,就能补上大半电量,实用性大大提升。我认识一位车主,每天通勤60公里,周末偶尔跑个短途,他选的是440km版本,一周充两次电,完全没焦虑。

2025款吉利银河E5将7月24日上市 现款售10.78万起-有驾

底盘与安全:CTB一体化+50:50轴荷,开起来像“贴地飞行”

很多人只关注续航和配置,却忽略了底盘。而银河E5在这块下了狠功夫: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简单说就是把电池包当成车身结构的一部分,不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还大幅增强了整车刚性。

官方给出的整车扭转刚度高达31000牛·米每度,什么概念?一些20万级的豪华SUV也就这个水平。高刚性意味着过弯更稳、颠簸过滤更干净。我试驾时特意找了段烂路,车身没有松散感,底盘整得像一块钢板,过坑时“咚”一声就过去了,不像某些电车“哐哐”响。

还有一个细节:前后轴荷比接近50:50。这在燃油车里是“黄金比例”,意味着前后轮受力均衡,转向更精准,开起来更有“人车合一”的感觉。虽然它不是运动型SUV,但这种调校思路,说明吉利在操控上是有追求的。

横向对比:和比亚迪元PLUS、AION Y比,谁更值?

我们拿两款热门竞品对比一下:

比亚迪元PLUS:同样10万级纯电SUV,刀片电池安全性口碑好,但车机系统相对保守,智能化体验略逊一筹。动力150kW,略低于银河E5。

AION Y:空间大,适合家庭用户,但设计偏“工具车”,质感和科技感不如银河E5。车机流畅度也一般。

银河E5的优势在于:三电技术+智能化+底盘质感的均衡。它不像某些车型“偏科”,而是各方面都做到“够用且好用”。尤其是龍鹰一号芯片+Flyme Auto的组合,在同价位几乎无对手。

海外布局:不只是国内卖得好,海外也火了

有意思的是,银河E5的海外版叫GEELY EX5,已经在印尼、泰国等右舵市场上市,反响不错。今年还计划进入20多个海外市场。这意味着什么?它的设计、技术、成本控制,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一辆中国A级电车,能在海外热销,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2026款会怎么“改”?我的几点猜想

虽然官方只说“配置调整”,但我结合行业趋势和用户反馈,大胆猜几点:

2025款吉利银河E5将7月24日上市 现款售10.78万起-有驾

智驾升级:现款L2级辅助驾驶是基础款,新款可能增加高速NOA(自动领航)功能。

续航加码:或许会推出500km以上的新版本,进一步降低续航焦虑。

舒适配置下放:比如座椅通风、热泵空调等,可能从高配下放到中配车型。

当然,这些都需要等7月24日发布后才能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以银河E5的定价策略,新款大概率会“加量不加价”甚至“加量还降价”。

写在最后:它为什么能月销过万?

银河E5的成功,不是偶然。它踩中了几个关键点:

价格够狠:10.78万起,直接打穿同级底线。

技术够硬:CTB、7nm芯片、低风阻,全是实打实的投入。

体验够好:从车机到驾驶,没有明显短板。

它告诉我们:电动车的卷,已经从“堆参数”进入“拼体验”的深水区。消费者不再只看续航和价格,更关注开起来舒不舒服、用起来流不流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预算12万左右,是选这台月销过万的银河E5,还是等新款发布?或者你会考虑元PLUS、AION Y这些对手?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也乐意分享更多试驾细节和行业观察。

顺便说一句,我上周在停车场碰到一位银河E5车主,他说:“这车最爽的不是加速,是每次朋友上车都说‘你这车看着不像十几万的’。” ——这话,挺值钱的。

2025款吉利银河E5将7月24日上市 现款售10.78万起-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