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挺让人吃惊的,说的是一个叫Stellantis的汽车集团,家大业大,旗下有十四个我们都听过的牌子,像是Jeep、玛莎拉蒂、标致、雪铁龙这些,按规模算,是全世界第四大汽车公司。
就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今年上半年竟然亏了将近一百九十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呢?
这么大的公司,卖那么多品牌的车,怎么会亏这么多钱?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哪个环节出了大问题?
这事儿其实不光是这家公司自己的问题,也反映出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曾经靠着燃油车风光无限的老牌车企,现在好像日子都不太好过了。
咱们先得弄明白这家公司是怎么来的。
Stellantis这个名字听着挺洋气,其实是个“拼装巨人”。
它是在2021年由两家大集团合并而成的,一家是意大利和美国背景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另一家是法国的标致雪铁龙集团。
当时合并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是强强联合,把这么多品牌捏在一起,可以共用技术、一起采购零件,这样能省下不少成本,在全球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
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问题就出在这个“多”字上。
十四个品牌听起来是挺威风,但管起来实在太难了。
很多品牌之间,产品定位都差不多,甚至技术平台都是一样的,换个车标和外壳就拿出来卖。
比如在欧洲,一个想买小型车的顾客,走进市场一看,这边是标致,那边是雪铁龙,旁边还有菲亚特,车子开起来感觉大同小异,价格也咬得很紧。
这不就等于自己人跟自己人打架吗?
营销广告的钱花出去了,研发的钱也投进去了,结果利润都在内部消耗掉了。
这种现象在管理学上叫“品牌内耗”,本来想靠着品牌多来占领市场,结果反而成了拖累自己的沉重包袱。
管理这么多定位重叠的品牌,需要巨大的精力和成本,最后的结果就是效率低下,反应迟钝。
更要命的是,在最关键的赛道转换上,这家公司犯了严重的错误,那就是电动化转型太慢了。
现在大家买车,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看重车子是不是电动的,续航里程够不够长,车里的屏幕大不大,智能系统好不好用。
你看我们国内的汽车市场,比亚迪、蔚来、理想这些新品牌,几年时间就崛起了,靠的就是抓住了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个风口。
反观Stellantis,就像一个反应迟缓的巨人,当别人都在百米冲刺的时候,它才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慢吞吞地准备起跑。
他们也推出了几款电动车,比如Jeep的Avenger,还有标致的一些电动型号,但市场反响都很一般。
为什么卖不好?
很多消费者反映,这些车本质上还是“油改电”的产物。
说白了,就是拿原来燃油车的架子,把发动机掏出来,硬塞一套电池电机进去。
这种车天生就有缺陷,因为车身结构不是为电池设计的,所以空间小、重心高、续航也打折扣。
当我们的国产电动车已经能轻松跑五六百公里,车里能K歌、能打游戏,还有各种高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时,Stellantis推出的那些产品就显得特别没有诚意,跟不上时代了。
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战略上出现了犹豫,舍不得放弃过去燃油车带来的利润和庞大的生产体系。
结果就是,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现在再想追赶,发现赛道上已经挤满了强大的对手。
战略上的失误,最终会反映在市场的销售业绩上。
现在Stellantis面临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节节败退。
先说我们最熟悉的中国市场,这里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
曾几何时,Jeep越野车在国内多受欢迎,广汽菲克也曾有过年销二十万辆的高光时刻。
但是现在呢?
广汽菲克在2022年就破产退市了,Stellantis在中国市场几乎失去了存在感,只剩下神龙汽车还在苦苦挣扎。
为什么会输得这么惨?
因为他们没有跟上中国消费者的变化。
现在的中国消费者见多识广,对汽车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质量好,还要设计新潮、科技感足、服务到位。
而Stellantis旗下的很多车型,设计老旧,智能化水平严重落后,完全无法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
当中国品牌都在拼命创新、提升用户体验的时候,他们还想靠着老品牌的光环卖车,这条路在中国早就走不通了。
不光是中国市场,就连他们的大本营欧洲和利润中心北美,也守不住了。
在北美,高利率和关税政策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他们赖以生存的皮卡和SUV销量大幅下滑,财报里说销量几乎是腰斩。
在欧洲老家,情况也不乐观,一方面要和大众这些老对手竞争,另一方面,像比亚迪、名爵这些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品牌,带着性价比极高、技术先进的产品杀了进去,抢走了大量市场份额。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新兴市场进不去,传统优势市场又守不住。
这种全线溃败,直接导致了财报上那笔巨大的亏损。
从一个全球汽车巨头,到现在到处救火,Stellantis的经历给所有传统车企敲响了警钟。
过去那种靠着品牌多、规模大就能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过去的优势很可能变成今天的劣势。
如果不能放下身段,彻底地进行自我革新,把重心真正转移到未来的技术上,那么再庞大的帝国,也终将有崩塌的一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