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魏牌新模式引热议,直营店能否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

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上海车展那阵儿,各家车厂头头的访谈稿件简直像雪片般砸来。瞅了长城魏牌的,倒让我生出几分想叨叨的兴致。

眼下这车市,卷得都快成莫比乌斯环了。一方面,老一套的4S店套路似乎有点跟不上趟了,用户体验亟待升级;另一方面,新势力们又扎堆往“直营”这条道上挤,巴不得把铺子支到你家楼下的shopping mall里。魏牌现在玩的“直营+经销”双轨制,听着倒像个解闷儿的段子。

长城魏牌新模式引热议,直营店能否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有驾

他们盘算着,直营店要进驻商圈,借着数字化工具和用户眉来眼去,捯饬服务,抬高身价。经销商嘛,就仰仗地头蛇的优势,把区域服务伺候周全。这故事讲得挺溜,可实操起来,门槛高着呢。

就拿“长城智选”扎根核心商圈来说,这绝对是个烧钱的无底洞。租金贵得离谱不说,还得统一装潢,硬着头皮往高端人设上靠。可问题是,消费者真会因为你店面装得金碧辉煌,就觉得你车也跟着水涨船高?这还真不好说。毕竟,现在大家掂量着买车,更在意的是性价比、硬实力和街坊口碑。

魏牌的头头脑脑也说了,他们品牌想往上拱的底气,是长城的“长期主义”基因。这话听着有点虚头巴脑,但细品品,倒也有些门道。说到底,长城在技术研发上砸的银子还是挺实在的,Hi4智能混动四驱、NOA高阶智驾这些玩意儿,确实能拿出来唬唬人。

长城魏牌新模式引热议,直营店能否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有驾

新款高山MPV预售26小时订单破八千,蓝山稳居细分市场前三甲,这说明啥?说明拳头产品才是硬道理啊!技术拉胯,再花里胡哨的营销也白给。

但麻烦也来了,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厮杀这么惨烈,光靠技术就够了吗?恐怕还差点意思。用户体验、服务、品牌故事,这些都得雨露均沾。

魏牌扬言要以用户需求为圆心,而不是一门心思冲销量。这话是好听,可做起来难如登天啊!说到底,销量是铁打的KPI,直接关系到饭碗和腰包。

长城魏牌新模式引热议,直营店能否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有驾

他们还叫嚣着,要把目标锁定在“有质感的市场占有率”。啥叫“有质感”?说白了,就是不能为了一时冲量而损兵折将,也不能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降低服务段位。

一位用户为了给娃送个生日惊喜,火急火燎地定了一台蓝山智驾MAX版。结果,工厂立马开绿灯,物流连夜调集拖车,九个小时就送到了北京。这效率,确实让人咋舌。

可这种“火箭速度”能持久吗?能变成日常吗?要是每个用户都指望这么高的效率,魏牌顶得住吗?

再说了,直营店真能让用户觉得魏牌高人一等吗?他们说调研显示,直营店让品牌初次被提及的概率抬升了三成。这数据瞧着还行,但具体怎么解读,还得看样本量和调研方法论。

长城魏牌新模式引热议,直营店能否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有驾

更有嚼头的是,他们现在不叫销售“销售”,而是改称“产品体验官”。这名头听着挺洋气,但掰开了揉碎了看,还是销售那一套啊!只不过,现在他们更强调把用户伺候舒服了。

为了让“产品体验官”更好地服务用户,魏牌把他们的KPI和用户满意度死死捆在一起。这招够狠,但效果如何,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毕竟,人心隔肚皮,利益的驱策力也是杠杠的。

放眼行业智能化的大势,魏牌也开始拥抱AI这玩意儿。他们说,AI不仅是产品迭代的方向,更是组织能力进化的催化剂。这话不假,AI确实能提速增效,优化流程,但问题是,AI真能拿捏住用户的心思吗?

长城魏牌新模式引热议,直营店能否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有驾

长城在生态布局上秉持开怀拥抱的态度,寻摸跨领域协作。这思路没毛病,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戏码了,抱团才能取暖。

他们还吐露,魏牌正琢磨着和第三方服务商牵手,比如接入更多的充电桩,拓展车机生态应用等等。但凡涉及到用户数据和车辆安全,长城还会坚持自力更生。这红线守得漂亮!毕竟,数据安全是命门,不能轻易松口。

挑战肯定是少不了的,渠道变革、市场扩张、管理协同、人才培养,这些都是硬骨头。但魏牌团队铆足了劲儿,一副创业者的姿态,这才是最可贵的。

说到底,魏牌到底能不能问鼎“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现在盖棺定论还太早。但至少,他们没有躺平,一直在折腾,一直在革新。而这种为用户而变的初心,才是最值得咱们翘首以盼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