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

小米YU7成爆款

最近新能源车圈最火的“新秀”,不用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小米。

上周,小米在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首款SUV——YU7。

配置丰富、价格实在,再加上产品本身实力过硬,这款新车一上市就创下了销售记录,订单爆棚。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上市18小时,订单就突破了24万台。

这在汽车工业史上,是个罕见的奇迹。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性能与操控优势

在销量火热的背后,机友们也能看到,小米SU7 Ultra 和小米YU7 有几个明显的优势,或者说是它们的共同点——

性能强、刹车好、底盘稳、电机给力。

在小米YU7 发布当天,小米汽车也公布了 SU7 Ultra 原型车的第二次纽北圈速成绩:6分22秒091。

这个成绩排在全球纽北榜单第三,非常厉害。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小米SU7 Ultra纽北成绩

之前小米SU7 Ultra量产车也跑过纽北,用时7分04秒957,成为纽北最快量产电动车,超过了保时捷和特斯拉。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小米YU7性能验证

小米YU7虽然没登上纽北赛道,但之前发布会上已经展示了它的实力——它完成了中国首个纯电动车24小时耐力测试。

这说明,无论是YU7还是SU7 Ultra,都在公开的测试和赛道上,证明了它们的高性能、可靠品质和技术水平。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小米汽车赛道挑战的意义

有些朋友可能好奇,小米汽车为什么老是去挑战赛道极限,这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有啥用呢?

毕竟,咱们买了车,平时也就是上下班、买菜、接送孩子,很少会真的跑去赛道上飙车吧。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性能与实用的平衡

你问得挺实在,确实,大多数人买电车也就是日常代步、周末出去转转,用不上特别强的性能。

但小米汽车这么“较劲”,搞高性能、赛道技术,其实也有它的道理。

首先,**性能好不代表就是为了飙车**。它能提升车子的操控性、稳定性,让日常驾驶更安全、更舒服。比如急刹车、过弯、高速变道这些场景,性能好的车反应更快、更稳。

其次,**技术是相通的**。赛车级的技术虽然平时用不上,但能提高电池管理、电机效率、车身结构这些核心部分,最终受益的是所有用户,不是只有跑赛道的人。

再说了,现在电动车竞争这么激烈,光靠便宜和实用已经不够了。**想让人记住你、爱上你,还得有点“个性”**。就像手机,大家都拍照好,但有人喜欢极致性能,有人喜欢轻薄便携,小米可能就想走一条“性能+科技感”的路线。

说白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高性能,但有这个能力,总比没有强**。而且说不定哪天,你就真的需要一辆开起来爽、开得稳、开得安心的车了。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纽北赛道验证车辆性能

我是个汽车爱好者,一直觉得高性能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真的有用。

赛道,尤其是纽北这样的地方,是检验一辆车到底有多强的最好方式。它又长又难,20多公里,177个弯,海拔差300多米,天气还多变,对车的要求非常高。

能在纽北跑出好成绩的车,说明它的性能、底盘、电池、散热、续航这些关键部分都不含糊。这不只是为了快,更是为了可靠和稳定。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我是个汽车爱好者,咱们就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说说这事。

现在大家再看看小米SU7 Ultra的原型车,还有量产版在纽北(纽博格林北环)的官方圈速成绩。这数据含金量很高,不用多解释,大家心里都有数。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小米SU7 Ultra量产车成绩惊人

一开始,很多人对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的成绩并不抱太大希望。

因为原型车主要是为了赛道而设计,可以做很多针对性的优化。

但量产车不一样,得能上路,不能太“狠”。

没想到,SU7 Ultra量产车跑出来的成绩,让不少网友大吃一惊。

原来小米是真心想把赛道上的技术,用在普通的量产车上。

虽然为了符合上路要求,车身做了一些调整,

但像三电机、赛道级电池、热管理这些核心配置,和原型车一模一样。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小米YU7技术亮点

小米YU7虽然没有用上SU7 Ultra的三电机,但在电池保护、快充、底盘调校和安全方面,都是从SU7 Ultra那里学来的技术。

最终,YU7成功完成了24小时的电动车耐力测试,说明它在续航、充电速度、散热、刹车和安全性这些方面表现非常出色。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科技源于极端环境

我知道,有些车友可能觉得小米汽车主打高性能,有点像在秀技术。

但其实仔细想想,人类科技的发展就是这样:很多我们现在用得上的东西,最初都是从极端环境里诞生的,后来才慢慢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比如现在很多人用的「红外耳温枪」,最早就是NASA用来探测温度的技术,后来才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红外测温技术发展

20世纪60年代,NASA为了测量遥远恒星的温度,开发了一种高精度的红外探测技术。这种技术在太空中通过红外传感器,测量恒星发出的热量。

听起来好像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对吧?

但到了1991年,一家医疗公司把这项技术用到了人体上。他们发现耳朵能发出红外线,于是研发出耳温枪,用来测体温。

这种测温方式不用接触身体,能避免传染,而且两秒钟就能出结果,效率很高,很快就被医院广泛采用。

就连现在手机上用的测温枪,原理也差不多,都是靠检测红外线来判断温度。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冻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冻干食品也是一样。

早在20世纪60年代,NASA在一次航天任务中,发现宇航员在太空中长时间待着,食物不够吃。

于是,他们开始用冻干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是先把食物快速冷冻到零下30到50摄氏度,再在真空环境下脱水,这样能保留食物95%以上的营养。

现在,这种技术已经不再只用于医学和航天,也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北斗自主可控发展史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来用更简洁、实在的话说说这段内容:

现在我们出门开车,打开导航软件,基本都用的是北斗卫星定位。

但北斗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大家方便才造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让我国在卫星导航方面不再依赖别人,实现自主可控。

直到2003年,北斗才开始对普通用户开放使用,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正式建成,现在全球用户都能免费用上北斗的导航服务了。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小米汽车赛道突围

把目光放回新能源汽车领域。

小米是这个领域的新人,但一开始就瞄准了高性能和赛道表现。

像保时捷、法拉利这些老牌跑车品牌,都在赛道上证明过自己,也把赛道上的技术用到了量产车上。

现在的小米汽车,正在这条路上快速前进,从一个跟跑者,慢慢变成了领跑者。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小米科技进阶之路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觉得机哥这几年观察小米确实有道理。现在的小米,和十多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它不再只是做手机和智能硬件,而是开始在硬核科技上发力,不断挑战技术的边界。从芯片到自动驾驶,从电池技术到整车制造,小米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在科技路上越走越远的玩家。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自研芯片突破之路

自研玄戒O1芯片的出现,是个很实在的例子。

做通用型芯片很难,这点大家心里都有数,厂商更清楚。

但小米下定决心,几年前就开始布局、设计、验证、流片,一步一步往前走,挑战芯片的性能极限。

最终结果也摆在那里,玄戒O1和天玑9400、骁龙8至尊版并驾齐驱。

雷总说得对:“后来者,也有机会。”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

高性能的背后,是为了带来更好的驾驶感受和更安全的保障。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车友都明白了。

小米汽车在赛道上的表现,以及经过赛道验证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还有底盘和刹车技术,其实都是为了最终造出一辆更安全、更可靠、开起来更舒服的量产车。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高效制动系统

咱们平时开车,肯定都遇到过几种常见的情况。

比如下雨天、高速行驶,突然要急刹车。

这种情况本身就挺难的,但小米SU7 Ultra有厉害的制动系统,动力分配也很精准,再加上高性能轮胎,就算路面湿滑,也能稳稳停下,不会打滑。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突发异物应对措施

第二个情况是前车突然掉东西下来。

这时候我们得赶紧躲开。

好在SU7 Ultra配备了闭式双腔空簧和可变阻尼减振器,能在急转弯时提供更好的支撑。

同时,ESP系统还能控制打滑的车轮,防止失控,让车子更稳。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高性能车基础配置的重要性

你的角色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洁、平实、朴素易懂的语言风格改写文本:

这些技术、硬件,其实是高性能车必备的“基础配置”,能让车子在赛道或极限驾驶时表现更稳定、更可靠。

但你可能会问,这些技术平时开车有用吗?

其实很有用,而且很实用。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买车不只是看外观、续航和智能系统,底盘、刹车和电池性能同样重要。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挑战圈速,打磨技术

机哥也挺期待的,小米汽车在赛道上不断挑战圈速纪录,这不只是为了炫技,而是通过实战打磨技术,最终目标是为用户造出一台更好开、更稳定、更安全的车。

希望以后更多新能源车企也能加入“刷圈”的队伍,一起推动技术进步。

小米造出全球最快量产车,跑那么快真有必要吗?-有驾

这是一条国产新能源汽车从跟跑到领跑的必经之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