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不管哪个品牌的新能源车,藏着那种隐形的车门把手好像都成了标配。感觉不装这个隐形把手,车子都像少了点什么似的。但是这种看上去很有“设计感”的把手,真的够安全、够好用吗?
其实这几年,关于新能源车出了事故后,车门打不开的情况还挺常见的。和传统油车那种露在外面的机械拉手比起来,最开始这种隐藏式的设计其实是从概念车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车子看起来更帅气,根本没怎么考虑实用和安全问题。
特斯拉率先在新能源车型上大量用起了隐藏式车门把手,结果国内好多新能源车厂也跟着上了这套,于是它就成了中高端新能源车的标配。说实话,实践证明,国内车企在用这设计上其实没个统一标准,很多厂商各自弄出一套“自家的黑科技”,但到底有多靠谱,还得打个问号。
5月26号,人民日报也跟进了这话题,发声说“车门把手不仅要好还得安全又实用”,这句话直击大家心坎。经常坐网约车的人应该感受过,这些稍微高档点的车多半是隐藏把手,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弄懂到底怎么开门,还得司机亲自教一遍。比起以前的机械拉手,真是不太方便,搞得自己像个新手一样,好尴尬。
那大家肯定想问,为什么新能源车非得用这种隐藏的车门把手呢?为啥不能像传统油车那样,轻轻一拉就开?对此,有个新能源车的负责人说,这其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听到这话,很多网友都觉得有点尴尬,难不成新能源车除了技术升级,一个隐形把手就是大飞跃了?感觉理由有点牵强。
专业来说,最早设计隐藏车门把手除了好还有个大考虑是减少风阻,帮新能源车跑更远。可是,说实话,一个小小门把手真的能让车子风阻大到续航明显下降吗?它到底能帮续航增加多少,真得打个问号。
关键来了,这隐藏的把手到底够安全实用吗?之前曝光的事故里,很多车型的隐形把手都靠车内电控发电才能开门,但电控坏了或断电时,门把手就彻底失灵,外面的人想帮忙救人,却打不开车门,真的是很危险。虽然各家都说自己有专利设计,关键时刻可以弹出来,但显然这些技术还得时间考验。
说实用层面,如果隐藏把手坏了,又是跟整车电控系统绑一起的,修起来成本远比机械把手换一个头那么简单。结果大部分新能源车都是换不修,花销自然跟着上来了。
隐形车门把手从造型上确实挺帅,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车门安全靠谱、开关方便。大家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