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年增程车,高速后悔了!市区真香高速慌,车主亲诉真相!

近几年来,增程式电动车可以说是汽车市场里的一大热门。

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会听到这样的宣传:这种车既能用电,也能烧油,平时在城里开,就跟纯电动车一样,又安静又省钱;万一要跑个长途,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因为它自己带着个“发电机”,烧油就能继续跑,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

听上去,这简直是结合了电车和油车所有优点的完美方案。

开了3年增程车,高速后悔了!市区真香高速慌,车主亲诉真相!-有驾

然而,最近网络上却涌现出大量开了两三年的增程车主的抱怨声,他们普遍反映,这车在市区里开着确实舒服,可一上了高速,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不仅油耗高得吓人,动力也感觉跟不上。

这让很多人都犯了嘀咕:被夸上天的增程技术,难道真的只是“市区龙,高速虫”吗?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咱们先得弄明白增程车在高速上是怎么工作的。

在市区里,路况不复杂,车速也不快,车辆靠电池里的电来驱动,体验自然很好。

可一旦上了高速,车速提到每小时120公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为了克服巨大的空气阻力,电机需要持续不断地输出很大功率,这会非常快地耗尽电池里的电量。

当电池电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车上那台作为“增程器”的汽油发动机就必须启动,开始烧油发电,来供给电机使用,同时可能还要分出一部分电给电池充电。

开了3年增程车,高速后悔了!市区真香高速慌,车主亲诉真相!-有驾

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个“烧油发电”的过程中。

能量的转换从来都不是百分之百高效的,中间会有不少损耗。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拆开来看:首先,汽油在发动机里燃烧,把化学能变成驱动发电机的机械能,这一步是能量损失最大的环节。

即便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汽车发动机,它的热效率最高也就在百分之四十多一点,这意味着烧掉的汽油里,有将近六成的能量都以热量的形式白白散失掉了。

然后,发电机再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这个过程效率虽然高一些,但依然有损耗。

最后,产生的电能再输送给驱动电机,由电机带动车轮转动,这中间同样存在能量损失。

整个流程走下来,能量被一层一层地“盘剥”,最终能用来驱动车轮的,可能还不到原始汽油能量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车主会发现,在高速上,自己的增程车油耗甚至比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还要高。

根据一些第三方平台的实测数据,某款非常热门的增程SUV,在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巡航时,百公里油耗竟然达到了8.2升。

开了3年增程车,高速后悔了!市区真香高速慌,车主亲诉真相!-有驾

相比之下,同级别的燃油车可能只需要7升多一点的油。

更让人觉得不划算的是,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一些插电混动车型,因为它们在高速时可以让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跳过了“发电”这个中间环节,所以油耗能低到5.3升左右。

这么一对比,增程车在高速上的燃油经济性短板就暴露无遗了。

有车主甚至算了一笔细账,用现在的油价来计算烧油发电的成本,发现每度电的费用,竟然比去一些品牌的超级充电站充电还要贵。

油耗高还只是一个方面,更让驾驶者感到头疼的是高速行驶时的动力表现。

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增程车加速确实很快,但如果是在电池电量不足的“馈电”状态下,驾驶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原因在于,增程器通常是一台小排量的发动机,它的设计目标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高效转速区间内平稳发电,而不是为了应对突然的急加速需求。

当你在高速上行驶时,车辆本身就需要不小的动力来维持速度。

这时如果你想深踩油门超车,对电力的需求会瞬间大增,但增程器的发电功率是有限的,它能提供的电力跟不上你的需求,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

开了3年增程车,高速后悔了!市区真香高速慌,车主亲诉真相!-有驾

这种感觉就像你正在用一个普通的充电宝给一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供电,一边充电一边运行大型软件,电脑很快就会提示电量不足,因为充电宝的输出功率跟不上电脑的消耗速度。

反映在车上,就是驾驶者会感觉油门踩下去了,发动机的噪音变得很大,但车速的提升却非常缓慢。

有汽车媒体做过专业测试,在馈电状态下,几款主流的增程车从每小时80公里加速到120公里,平均需要7.8秒,而性能好一些的插电混动车,因为发动机可以直接发力,完成这个加速过程可能只需要5秒多。

这短短两三秒的差距,在瞬息万变的高速公路上,直接关系到超车的信心和安全。

除了动力疲软,一些车主还反映,在馈电状态下,车辆的其他性能似乎也有所下降。

比如感觉方向盘变沉了,或者感觉底盘的滤震效果变差了,路面上的颠簸感更明显了。

这并非是车辆出了故障,而是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在进行干预。

为了优先保证车辆能继续行驶,系统会自动降低对一些辅助设备,比如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主动悬挂系统等的供电,把有限的电力集中供应给驱动电机。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虽然保证了续航,却牺牲了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的便利性。

开了3年增程车,高速后悔了!市区真香高速慌,车主亲诉真相!-有驾

此外,关于纯电续航里程,也存在宣传与实际体验的差距。

厂家标注的续航里程,比如200公里,通常是在比较理想的测试环境下得出的。

但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风阻大,能耗会急剧增加,如果再打开空调,电量的消耗速度会更快。

很多车主发现,标称200公里的续航,在高速上可能也就跑个一百一二十公里就没电了,之后就不得不启动增程器,进入那个油耗偏高、动力偏弱的模式。

这就使得增程车在长途旅行中的优势大打折扣。

正是这些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购车前厂家和销售人员描绘的美好蓝图形成了巨大反差,才导致了这波车主的集体抱怨。

他们在宣传中看到的是极低的油耗数据,但那个数据往往是在每小时60公里等速行驶这种非真实路况下测出的。

他们被销售承诺“高速油耗很低”,但当他们拿着高油耗的账单去询问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个人驾驶习惯问题”。

这种体验上的落差和沟通上的不畅,让很多当初满怀期待的车主感到失望和被误导。

总而言之,增程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在特定的使用场景,比如城市通勤中,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消费者在选择时,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它在高速、长途、馈电等场景下的局限性,根据自己的主要用车需求,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最明智的判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