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京沪无锡服务区,理想L8刚插上枪就被特斯拉车主围了,7个人逼保安限行插混,47分钟后交警拿身份证登记才散场
9月3日下午2点27分,无锡交通广播的记者在B区充电站开着抖音直播。8把枪,27台车,理想L8和特斯拉Model Y同时倒车入位,理想车主动作快,拔枪就跑。特斯拉车主急了,拿手机边录边吼:“增程车200公里续航也来抢?”
两分钟后又一辆比亚迪宋PLUS DM-i横着插进来。7个车主把保安围住,非要他“限行插混”。高速交警到场,拿本子一个个登记身份证,按纯电优先放行。这场闹剧持续47分钟,被剪成15秒短视频当晚冲上微博热搜第3,1.8亿阅读。
评论区清一色:“建议高速禁充插混。”
插混车主背这口锅,冤是冤了点,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爱卡实验室今年5月测了10辆热门插混,官方说纯电续航平均169公里。实际跑高速120时速呢?123公里。开空调坐俩人,掉到105公里,官方数据打6折。
高速服务区平均间隔58公里,你105公里的真实续航,基本每个服务区都得进。纯电车或许一箱电跑两三个服务区,插混得频繁补电。桩本来就不够。
那些花40万买800V超快充的更憋屈。全国公共直流桩能支持800V、200千瓦以上输出的,只占3%。极氪车主论坛里一堆吐槽:“车能充到480千瓦,97%的桩只给90千瓦,跟20万的车一起排慢充…”
病根其实在那些“绿灯僵尸桩”。
充电联盟普查数据,400多万公共桩里10%是摆设。高速服务区最严重——屏幕亮着扫不了码,枪头线缆铜丝断了,模块过热功率降到20千瓦。运维方也不藏着:“高速桩一年才开工720小时,收益低,坏了躺平等节假日抢修。”节假日一到,车主看见绿灯桩插不进电,情绪当场炸。
广东去年试了个“纯电优先”。排队超5辆,插混让纯电先充,现场发P牌。纯电车主排队从38分钟降到21分钟,插混延长到61分钟,投诉翻3倍。理想车主不服:“我纯电280公里,比老款秦EV还多,凭什么?”
这事没对错,看你站哪边。
75%的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停着。浙江广东部分服务区占用率92%。原因是“油电混停”设计——充电位没地锁、没摄像头,不在交警电子罚单系统里。新能源车主只能人肉占座。蔚来ET5车主说:“1公里外就让副驾下车跑位,跟大学抢图书馆座似的,充满电比跑高速还累。”
蔚来那套换电站倒是让人眼前一亮。G15霞浦服务区那座,3分40秒换完100度电,单日最高312次。占4个车位,干了12把250千瓦快充的活儿。95%的人APP预约,排队误差5分钟,几乎不吵。当然你得买对牌子走对路线。
特来电内部数据显示,高速服务区单桩日均充电38.4度,只有市区商圈桩的18%。日均收入52块,扣完电费场租人工,毛利15块,“还不够换接触器”。所以高速桩平均31天巡检一次,市区7天。行业潜规则:不坏不修,节假日临阵磨枪。这导致“平时够用、节假罢工”。
服务区扩容也跟不上。国网江苏电力今年7月答复人大代表:服务区平均报装1260千伏安,只够8到10把120千瓦枪。要扩到20把240千瓦超充,得上3150千伏安箱变、重铺10千伏专线,7个部门走流程,施工180天,成本380万。2024年国庆后立的12对项目,到今年中秋才完工3对。
电力部门那句话说得直接:“基建赶不上新能源车销量。”
听说工信部批了“十城千站”试点,2026年在高速服务区建1000座超充站,单站10到20把600千瓦液冷超充,5分钟补能400公里。文件特别写了“燃油车占充电位罚200扣3分”。能不能缓解,明年见。
但今年国庆要开新能源跑长途,要么规划换电路线,要么错峰,要么做好服务区“人肉占座”的准备。毕竟夜里服务区电价1.6到2块一度,是市区快充2.5倍。跑长途的货拉拉司机说:“夜里电便宜跟我没关系,高速越晚越贵,因为排队少,运营商靠高价回本。”
这大概就是新能源时代的甜蜜负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