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次丰田真是狠了一把。普拉多特别版,官方图一出来,感觉整个硬派越野界都炸了。那黑红配色,第一眼就能让改装店老板眼冒金光,做个全黑版都得打包好几个套路。而我一边看,一边觉得,真是想装就装,但原厂的黑化真的省了不少改装费——换个灯罩、喷个喷漆,基本得两三万。你会不会觉得,厂家推这个原厂黑化套件,其实是在给改装行业挖坑?毕竟,改装的钱可是利润贵的很。
说到动力,别以为这还是那台天然吸气的老三。它变身电动助手后,算上电机,330马力、630牛米,心里还在想着,天哪,这不是比我想象中,国产某些3.0T都要牛?这体感,估算大概120-130公里/小时领跑,油耗在城市一线体感11L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感觉比之前的3.5L V6省油?我靠,实际油耗能到这个地步,真是出乎意料。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拍了几张车头角落的细节,那熏黑的中网很硬核。你注意到没有,它的轮毂也是黑色,轮胎还是偏硬派那种越野胎,抓地甚至比普通SUV更厚实。配合那低调的车顶悬浮色,视线从远看,好像整车一刀砍掉一半的感觉。难怪说,视觉重心更低,也更适合城市开,出街气场十足。
但是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黑化件?这不是给标配添麻烦吗,贴膜要么改装,都得花钱——难道这个黑化,不只是为了好看,还是一种省事的策略?我曾和一个改装店的大哥聊过,他说,原厂加装,比后期改装成本高不了几百块,但能省不少麻烦……也许就是这样,正所谓省改装费成为杀手锏。
我还在问自己,没细想过,为什么丰田不直接用个更牛的3.0T,反而坚持用2.4T混动?这是吃准了那群熟悉且有情怀的消费者?还是说,制造成本和技术路线让他们更安心?想到这我又觉得,有点偏大,毕竟市场变化快,跟风动力升级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丰田这次守住的,是那份十几年如一日的耐操模样。
你有没有注意到,车内还是机械挡把配液晶仪表,中控再升级到12.3英寸屏,支持无线CarPlay。这价格能不能接受?我猜大概47万起(这估算,样本少),特别版还得加三万,差不多接近五十万的门槛。比起隔壁坦克400顶配37万和方程豹5 35万,普拉多贵了,明显卖的是二手的高残值。有人说买车就是买一份安心,我心想,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安心也是一种溢价?
再聊点细节:里面座椅用皮+翻毛皮混搭,红线缝得像跑车跑道一样,也让人想到,越野车也能有点仪式感嘛。副驾多了块小扶手,说实话,越野颠簸时抓得住才是真的。你会不会觉得,买这车的,大多跑城里铺装路,留得多的是那点硬派的印象?剩下两成冲沙,平淡日子干脆就得靠那三把锁和四驱。
不过这次丰田做得很聪明,要以未萌醒的特别版警示市场:我不用拼秒表参数拼死拼活,我拼的是十年后,还能带你去阿里。你觉得,国产越野崛起后,谁能真打败这份耐久满分的口碑?我猜产能和手艺是关键,但也许还有未知的地方——这套混动系统,未来几年是否还那么省油?我心里有点疑问。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很多人第一辆越野车,第一感觉就是硬。但实际上,像我刚试过的这台,城市里电机介入带来的平顺,远比我想象中要舒服。在市区跑下来,油电转换(这段心算,百公里纯电成本或许0.2元左右)真的让人觉得,省油不是梦。高速跑时,动力充沛,踩一脚神速比的预估,能比老款快两秒——这都是数字的暗笑。
不过我心里也问个问题:那第三排是不是真的用得着?成年人坐半小时就说腰疼。不知道这车的后备箱空间,倒倒看到放倒后不纯平,得垫点东西。你会不会认为,这就像一辆做工还好的硬汉 SUV,内饰还算正常,菜单逻辑老得跟GPS还不配合一样。坐在驾驶位,不由得觉得:我这买的,不就是那份硬汉的脾气吗?
说到这,突然想到一句话:丰田把耐用做成了品牌的标签,这也许是它不跟风激烈拼参数的原因。它呵护的,是那份道路上的安心感。二手车商说,三年车龄的普拉多还能卖到35万,折旧几乎比国产的要友好得多,这是不是说明,有些品质,是仓库里存放的金子?
换个角度想,若市场风向变了,未来真到无人区没有信号的日子,那些高科技配置还会管用?那份黑色底蕴能不能撑起整个耐用的品牌?这其实还挺悬的。对比坦克和豹,确实价格差不多,但对我而言,终究还是那份核心信念,会不会越来越难坚持?
(这段我突然卡壳了,想不出下一句话,唉,有时候打拉链似的,突然就卡面了。)
你有没有注意过,每次改款,每次小升级,丰田似乎都在找最实在的点——也许正是那些细节上的打磨,才让用户觉得买对了。但真是那样吗?还是说,咱们其实都在期待那份超越?如果有一天,这车的那黑色特调变得廉价,大家还会不会觉得硬派的那份纯粹,仍然值五十万呢?
嗯,这倒是个问题——再硬的铁,也会生锈。可我更好奇,在无数次折腾后,车子还能帮我们守住那份执着吗?或者,像我细细观察到的那只车轮,轮迹磨损得不明显,但真跑烂了,能不能还动得了?走多远,才是真的耐到什么程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