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座舱芯片生死局:90%市场被国外垄断,华为能否破局?

满大街的新能源车都在比拼“智能座舱”,可你知道吗?这些车里最值钱的“汽车大脑”,九成都是进口货。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座舱芯片市占率仅10%,剩下的90%全被高通等海外巨头垄断。这可比自动驾驶芯片的国产替代率还惨烈,堪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致命软肋”。

国产座舱芯片生死局:90%市场被国外垄断,华为能否破局?-有驾

座舱芯片:汽车的“最强大脑”

别小看这块藏在车机系统里的芯片,它可比自动驾驶芯片更贴近你的驾驶体验。导航卡不卡、语音助手灵不灵、倒车影像清不清,全靠这块巴掌大的芯片撑着。现在新能源车都在卷“移动客厅”,可要是芯片被卡脖子,再豪华的沙发、再大的屏幕都是摆设。

有车主吐槽:“某国产新能源车机系统,用着用着就卡成PPT,重启三次才能好。”这背后很可能就是进口芯片供应不足,厂家被迫用了降级方案。更扎心的是,2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型,清一色都用高通8255芯片,就像当年国产手机集体用高通处理器,连砍价的底气都没有。

国产座舱芯片生死局:90%市场被国外垄断,华为能否破局?-有驾

国产替代:华为孤军奋战

在这场“缺芯”危机中,华为成了最醒目的“逆行者”。鸿蒙智行系列车型搭载自家麒麟芯片,把座舱流畅度卷到了新高度。

有车评人实测:“连续开导航、放电影、玩语音游戏,半小时都不带卡顿的。”这性能直接对标高通8255芯片,给国产阵营争了口气。

可除了华为,其他国产玩家就有点尴尬了。芯驰科技、芯擎科技等新势力虽然推出了7nm制程芯片,但装机量还停留在“试水”阶段。

国产座舱芯片生死局:90%市场被国外垄断,华为能否破局?-有驾

破局时刻:不能重蹈手机覆辙

看着这组数据,终于明白为什么工信部要发文件力挺汽车芯片。当年手机芯片被卡脖子的教训太惨痛了——华为海思芯片性能再强,没了台积电代工照样成绝唱。现在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品牌占了全球六成份额,要是座舱芯片继续被牵着鼻子走,好不容易抢到的市场随时可能吐出去。

好消息是,国产厂商开始抱团取暖。长安、吉利等车企已经和芯驰科技成立联合实验室,比亚迪也在自研座舱芯片。有行业专家预言:“三年内国产座舱芯片市占率能冲到30%,但要彻底打破垄断,得等汽车界的‘鸿蒙系统’诞生。”

这场芯片攻坚战,不仅关乎车企的利润表,更决定着中国新能源车的命门。当我们在为自动驾驶里程焦虑时,别忘了给座舱芯片多一点关注——毕竟,再智能的车,也经不起“大脑”卡顿的折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