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强智驾监管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工信部加强智驾监管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驾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于 2025 年 4 月 16 日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针对智能驾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这一举措标志着智能驾驶行业正式迈入 “强监管” 时代。

工信部加强智驾监管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驾

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和新体验的同时,相关事故也频繁发生,引发了社会对智驾安全性的广泛关注。2025 年,多起涉及智能驾驶功能的交通事故更是成为舆论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信部的监管新规应运而生。

工信部在此次推进会上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在宣传规范方面,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在宣传中不得使用 “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高阶智驾” 等容易引发误解的名词,必须以 “智驾等级 + 辅助驾驶” 进行描述,例如 “L2 级辅助驾驶”。这一规定意义重大,它能够让消费者和用户对智驾有客观清晰的认识。过去,部分车企在宣传时存在夸大智驾功能的现象,导致消费者对智驾技术产生过高期望,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因误判而做出危险驾驶行为。规范宣传后,消费者能准确了解车辆智驾功能的真实水平,避免因误解而引发安全事故。

在智驾能力规范上,虽然具体细则还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但可以预见的是,诸如人脸识别才能使用智驾功能、限制静止驾驶辅助状态下座椅平躺调节、关注驾驶员状态防止脱离等措施将逐步落实。这些规范能从多方面提高智驾安全性,防止企业利用智驾作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以人脸识别为例,它可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且处于适宜驾驶状态的人员才能使用智驾功能,避免非授权人员或不适宜驾驶人员滥用智驾系统,从而降低事故风险。

在 OTA 升级管理方面,工信部要求车企降低 OTA 升级的频次,确保每次升级都经过充分验证。紧急 OTA 升级需走召回和停产流程,由市场监管总局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此外,禁止以 “公测” 名义向用户推送未经过充分验证的功能。OTA 升级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更新智驾功能。然而,过去一些车企为了追求技术领先和市场竞争优势,频繁进行 OTA 升级,甚至在升级过程中存在未充分测试验证的情况,给车辆安全带来隐患。收紧 OTA 审查,能促使车企更加谨慎地对待升级,确保每一次升级都是安全可靠的,从而保障用户的驾驶安全。

工信部加强智驾监管,对整个行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通过明确功能边界、规范宣传、加强 OTA 管理等措施,从各个环节降低事故风险,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能够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企业夸大宣传、无序竞争,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者,虽然短期内严格的监管可能会让部分车企在技术迭代速度上有所放缓,但从长远来看,它促使车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安全保障方面,推动智驾技术的健康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该领域,共同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繁荣。

工信部加强智驾监管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