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用固态电池掀了桌子,但最后成仙的,凭什么是我们自己人?

丰田这事儿,讲真,有点不讲武德。

最近他们说固态电池2026年就要量产,我看完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纯电车要被自己人背刺了。这不是一颗射向燃油车的子弹,这是直接在纯电车这个大型豪华KTV包厢里,引爆的一颗闪光弹,炸得所有人暂时失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说2030年,已经感觉是在修仙了,丰田这一手直接把修仙小说变成了科幻小说,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你们不要过来啊”。

丰田用固态电池掀了桌子,但最后成仙的,凭什么是我们自己人?-有驾

现在的纯电车,说白了就是个修炼出了岔子的半仙。续航是他的气海,看着大,但一到冬天就漏气,比筛子还快;充电速度是他的回蓝速度,打坐一小时,才能勉强再战三百里;安全性更是他的本命法宝,天天怕走火入魔,一个不小心就自燃给你看。大家嘴上说着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身体却很诚实地在计算剩余里程,这叫赛博焦虑。

固态电池是什么?是天降神丹,是系统外挂,是直接帮你渡劫飞升的雷电法王。能量密度翻倍,续航破千公里只是起步价,意思是你可以从北京开车到上海,中途还能顺便去趟杭州喝个茶。充电十分钟,满血复活,比你泡碗面的时间还短。最关键的是,它物理上就很难“走火入魔”,没有电解液,就像是给一个火药桶上了金钟罩铁布衫,安全性直接拉满,堪称典中典。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现在的纯电车比喻成修炼岔了气的半仙,可能有点损,但真的很形象,对吧?

你以为这是技术进步?拉倒吧,这是典型的掀桌子式打法。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一个大家排排坐吃果果的幼儿园了,这是一个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当老六。不存在什么体面竞争,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一换一。丰田这个浓眉大眼的,之前在电动化上一直装死,大家以为他睡着了,结果他是在闭关。现在他出关了,直接掏出了一个技术上的压缩毛巾,沾水就变歼星舰,就问你怕不怕?

丰田用固态电池掀了桌子,但最后成仙的,凭什么是我们自己人?-有驾

之前新势力们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激光雷达,卷谁家屏幕多,那是在餐厅里比谁的菜做得好看。丰田这一手,是直接宣布要改造厨房,把煤气灶换成核聚变反应堆。你说你菜做得再好看,有什么用?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因为我真的开过纯电车,尤其是在北方冬天。那个掉电速度,比我的头发掉得都快,看着续航数字往下掉,心脏都跟着一起抽抽。每次在充电桩前面排队,看着前面大哥一边打王者一边等,我都觉得我俩像是在ICU外面等消息的家属,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说起来,上次去医院还是因为体检,医生说我脂肪肝,建议少熬夜。可写稿这活儿,哪有不熬夜的。所以,谁能解决这个充电焦虑,谁就是爹。去他妈的充电焦虑!

但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丰田说2026年量产,这个“量产”就很玄学。初期成本高得能上天,良品率低得像个笑话,一条产线投进去的钱,能把黄浦江填平一小段。所以一开始,这玩意儿大概率是天价,是少数人的玩具,是装在雷克萨斯上让你感受“科技与狠活”的奢侈品。它不会立刻普及,它会先变成一种新的“品牌玄学”。就像特斯拉车主坚信马斯克是天选之子一样,未来的固态电池车主,也会坚信自己掌握了未来,这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可是,这盘棋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就算技术是丰田先捅破窗户纸,但真正能把桌子掀了的,大概率还是我们自己人。

所有实验室里跑出来的完美数据,在现实面前都是一张废纸。固态电池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它能不能跑1000公里,而在于它能不能在一个左边是外卖小哥,右边是逆行老头乐,前面还有个鬼探头的小学生的中国特色路口,活下来。你技术再牛,架不住大爷一个躺得快,这才是技术的终极拷问,也是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

所以你看到了一个魔幻的场景,那就是中国企业,早就把这个未来市场的脖子给卡住了。我们从上游的矿,到中游的材料,再到下游的生产设备,全包了。是一条龙服务,一条龙,龙。别人想进来玩?可以,但规则是我们定的,场地是我们提供的,连裁判都是我们的人。到2030年,全球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会是中国企业的,这不是预测,这是阳谋。丰田是那个开天门的人,但最后成仙的,可能是一大帮中国门徒。

丰田用固态电池掀了桌子,但最后成仙的,凭什么是我们自己人?-有驾

所以,固态电池的终极意义是什么?不是环保,不是省钱,甚至不是方便。而是它给了你一种幻觉,一种你能够掌控能源、掌控时间、掌控自己命运的幻觉。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能买到这种幻觉,这才是最奢侈的事情。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的。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