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

一到夏天,天气一热,人就容易犯困,尤其是在外面跑了一天,或者长途开车开到一半的时候,那股子疲劳劲儿说来就来。

这时候,看着自己的爱车,能遮阳,能制冷,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同一个念头:把车停在路边,空调打开,放倒座椅,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多好。

这个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前不久,河南那对新婚夫妻在车库里开着空调休息,结果双双殒命的消息,又一次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这已经不是个例了,几乎每年夏天,我们都能在新闻里看到类似的悲剧。

很多人想不通,不就是在车里睡个觉吗,怎么就和性命扯上关系了呢?

还有人觉得,我把空调开成外循环,再把车窗留条缝,总该安全了吧?

今天,咱们就得把这个事儿彻底说清楚,别再让这种侥幸心理,成为通向危险的“快车道”。

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开燃油车的朋友们。

当你的车停在原地,发动机并没有熄火,只是在怠速运转,这时候它在干什么?

它在烧汽油,但是这种燃烧和你在路上正常行驶时的燃烧,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车跑起来的时候,发动机转速高,吸进去的空气多,汽油烧得比较充分,排出来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可一旦怠速,发动机就像个没吃饱饭的人在干活,有气无力的,进气量不足,燃油烧不干净,就会产生大量的“无形杀手”——一氧化碳。

这个东西无色无味,但毒性极强,是导致车内睡觉中毒死亡的头号元凶。

这时候,很多人会提出疑问:我停在开阔的室外,空气是流通的,而且我把车窗摇下来一点,留了缝隙,难道还不行吗?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严重低估了危险。

我们来想一下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当你打开外循环模式时,空调系统会从车外抽入新鲜空气,进风口通常位于前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发动机舱的位置。

而汽车怠速时,尾气管排出的一氧化碳,虽然一部分会随风飘散,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会因为没有强风吹动,在车身周围聚集,尤其是车头下方。

这时候,空调的外循环进风口,就等于一个“吸毒泵”,主动把这些有毒气体源源不断地抽进车厢里。

至于你开的那条小小的窗缝,它的通风换气效率,在不断抽入毒气的空调系统面前,简直是不值一提。

有消防部门和媒体专门做过实验,把一辆车停在空旷的场地,保持怠速开空调的状态,车窗留有两指宽的缝隙。

然后用专业仪器监测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

结果让人心惊:仅仅过了半个多小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就严重超标,达到了足以让人中毒昏迷甚至死亡的危险水平。

更可怕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的过程非常具有欺骗性。

它会悄无声f息地进入你的血液,霸占了原本应该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的位置,导致你的大脑和身体各个器官严重缺氧。

而中毒的初期症状,比如头晕、恶心、浑身没劲,和人犯困想睡觉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

你很可能在睡梦中,从正常的疲劳困倦,不知不觉就滑入了深度昏迷,连最后挣扎求生的机会都没有。

那些说自己经常这么睡都没事的人,只能说是运气好,可能他们的车子比较新,排气系统密封性好,或者停车的地方风特别大,把废气都吹走了。

但这完全是在赌博,你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有这样的好运气。

一旦车辆老化,排气管或者底盘哪个地方有了不易察异的破损漏气,悲剧就可能随时发生。

更不用说如果把车停在密闭的地下车库里,那简直就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封闭的毒气室,废气排不出去,在狭小的空间里越积越多,浓度急剧升高,别说开窗缝,就是开着门都非常危险。

那么,燃油车的风险这么大,开新能源电车的朋友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毕竟电车没有发动机,不烧油,自然也就没有一氧化碳排放。

这个想法同样是错误的,危险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对于所有类型的汽车,包括电车在内,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风险,那就是在密闭空间内由人体呼吸造成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氧气减少。

我们的车厢,本质上就是一个密封性非常好的小盒子。

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一个小时大约要呼出二十多升的二氧化碳。

当你关紧门窗,在车里睡觉时,你就在这个小盒子里不断地消耗着有限的氧气,同时制造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可能一开始你没什么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内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浓度会急剧攀升。

有测试表明,在封闭车厢里睡两个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就能达到正常环境的三倍以上。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刺激并最终抑制人的呼吸中枢,让你感到胸闷、头晕、呼吸不畅,就像在一个拥挤且不通风的房间里待久了一样。

情况严重的话,同样会导致大脑因缺氧而受损,甚至在睡梦中窒息。

所以,即便你是电车车主,以为没有了一氧化碳的威胁就可以安然入睡,实际上也只是从一种危险跳进了另一种危险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叠加风险,特别是对于刚买新车不久的朋友。

我们经常闻到的那种“新车味儿”,其实是车内大量的塑料、皮革、粘合剂等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苯等有害化学物质。

这些东西在夏天高温暴晒之下,挥发速度会成倍增加。

当你钻进被太阳晒得滚烫的车里,关上门窗打开空调,你实际上是把自己关进了一个“化学毒气罐”里。

这时候,你不仅要面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问题,还要同时吸入这些超标的化学污染物。

身体既要对抗缺氧,又要分解毒素,负担可想而知。

去年就有车主在新车里午睡后,感觉头晕乏力、恶心难受,到医院检查了半天,最后才发现是车内空气污染和缺氧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你的车是燃油的还是电动的,是新车还是旧车,在车里紧闭门窗开着空调睡觉,都是一种极其危险、对自己生命极不负责的行为。

千万不要再用“我就眯一小会儿,没事的”这种话来麻痹自己。

危险的发生,往往就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

如果实在困得受不了,必须在车里休息,唯一相对安全的方法是:把车停在安全且通风的地方,彻底熄火,然后将所有车窗都降下至少三分之一,形成良好的空气对流。

但说句实在话,有这个功夫提心吊胆,还不如在服务区找个长椅靠一会儿,或者干脆花点小钱找个钟点房踏踏实实地睡一觉。

毕竟,跟宝贵的生命比起来,任何一点方便和节省,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别让一时的偷懒和侥幸,把本该是移动的家,变成了移动的坟墓。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悲剧警示:新婚夫妻车内开空调睡觉身亡,开窗缝也不安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