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N7杀疯了!合资卷“7”系,自主拼“9”系
“15万就能买到带高阶智驾的中大型纯电轿车?合资品牌这次真急了!”
4月27日,东风日产N7以11.99万-14.99万元的定价杀入市场,直接让新能源车市炸开了锅。上市1小时订单破万,这款车用“价格屠夫”的姿态,撕开了合资品牌转型的遮羞布。
一、合资“7”系:放下身段,贴身肉搏
“比新势力还新势力”,这是日产N7给市场的第一印象。4930mm车长、2915mm轴距的中大型轿车规格,配上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15.6英寸大屏和8295P芯片,甚至还有冷暖冰箱和升降喇叭,直接把新势力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配置卷到极致。
最狠的是价格。顶配带Momenta端到端智驾系统不到15万,比同级别比亚迪海豹06GT便宜近3万,续航却多出130公里。这种“降维打击”直接让市场惊呼:“合资品牌终于学会用性价比说话了!”
“沙发厂”的座椅黑科技更是杀手锏。49个传感器的AI零压云毯座椅,号称能减少30%长途疲劳感。实测中,后排乘客腰椎压力比竞品低18%,连“晕车概率”都被技术手段压到3%以下。
二、自主“9”系:高端围剿,寸土必争
当合资品牌在15万级市场拼刺刀时,自主品牌正集体冲击50万+高地。问界M9、理想L9的成功,让“9”字头车型成了品牌向上的通行证。
极氪9X凭900V高压架构和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实力,被称作“杭州湾库里南”
深蓝S09用3105mm轴距+华为乾崑智驾,瞄准家庭用户最后一公里需求
腾势N9带着比亚迪易三方插混技术,试图复制D9在MPV市场的奇迹
这些车清一色超过5.2米车长,标配激光雷达和城市NOA,价格直奔40万+。问界M9更是连续11个月稳坐50万级销冠,用4颗激光雷达和卫星通信功能筑起护城河。
三、市场裂变:一场错位战争的开始
这场“7 vs 9”的较量,本质是两大阵营的生存策略分化。合资品牌押注“走量保命”,自主品牌追求“高端立旗”。
日产N7的爆发绝非偶然。2025年一季度,15-20万纯电轿车市场同比增长47%,但合资份额不足8%。要抢回市场,必须用新势力的玩法打败新势力——这也是广汽丰田铂智7即将跟进的原因。
反观自主品牌,问界M9、理想L9已证明高端市场并非BBA专属。2024年问界全系成交均价突破40万,比奔驰GLC还贵,照样年销39万辆。这种品牌溢价能力,正是自主阵营敢集体冲“9”的底气。
四、暗流涌动:价格战背后的技术赛跑
表面看是价格厮杀,实则是技术储备的较量。
日产N7的800V快充、四针刺电池安全技术,直接对标蔚来900V架构
极氪9X的英伟达Thor芯片+全栈智驾,叫板华为乾崑系统
Momenta端到端智驾在N7上实现98%施工路段绕行率,打破“合资智驾落后”的偏见
这些技术突破背后,是合资品牌本土化研发的加速。日产N7从中日联合开发到量产仅用1年,郑州日产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功不可没。
五、终极悬念:谁能笑到最后?
当前市场呈现诡异平衡:合资靠低价抢份额,自主凭高端赚利润。但这种错位竞争注定不会持久。
当自主品牌向下推出“青春版”车型,或是合资阵营向上突破高端时,真正的白刃战才会开始。眼下日产N7的订单狂欢,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毕竟,这个市场从没有永远的赢家——昨天的理想L9,今天的问界M9,明天的挑战者可能正在路上。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消费者成了最大赢家。花11万就能买到5年前30万级别的体验,这场“内卷”大战,我们乐见其成。
全部评论 (0)